后勤动态

教育部负责人就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答记者问(之一)

作者:maoch日期:2003-10-22来源:

 

教育部负责人就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答记者问(之一)

  

 

    2003919日至20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近日,记者就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备受社会关注的若干问题,采访了教育部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强调指出,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地区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我国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关于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1.请您介绍一下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

  答: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0余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普九”目标的实现。截至2000年年底,全国实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普九”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8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5%以上,2002年更是达到92%。据2000年在巴西召开的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部长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位于9个国家的前列。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义务教育的发展,包括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加大政府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落实税费改革中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关政策,“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工作初见成效,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积极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采取措施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书本费和寄宿费等。

  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我国的义务教育也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我国义务教育总体水平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全国还有400多个县尚未“普九”,一些已经“普九”的农村地区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巩固提高的任务十分繁重。中小学教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经费投入尚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等。

  2.现在中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国家将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答:根据国务院近期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家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村和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一是从2003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使西部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经过不懈努力,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二是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三是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四是积极推进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五是大力开展“两帮扶”(帮扶中西部贫困地区、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在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两个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的同时,建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贫困县、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省(区、市)贫困县制度,并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整体推进受援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3.现在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薄弱学校,社会各界对如何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分关注。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很多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一些薄弱学校。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大中城市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尽快使薄弱学校达到各地的办学标准。同时要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改善生源质量、完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调整学校布局等方面全面加强薄弱学校建设。(2)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要从当地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制定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提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尽快改造薄弱学校。(3)各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的督导检查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4)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解决薄弱学校问题的同时,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5)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要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各类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

 

  4.成人扫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请您谈谈我国扫盲教育的进展、个人脱盲标准和促进妇女扫盲工作的情况。

  答:1990年国际扫盲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扫盲教育的发展,兑现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的承诺,努力实现将文盲率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的要求。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即将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根据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成人文盲(15岁以上)数量从18200万人减少到8500万人,成人文盲率从22.23%降低到8.72%;青壮年(15-50)文盲人数从6171万人降到2044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从10.34%降到5%以下,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也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将文盲率降低一半的要求。为此,我国许多地区或单位也荣获了“娜杰达?克?克鲁普斯卡娅奖”、“野间扫盲奖”、“世宗国王奖”等国际扫盲奖励和荣誉,充分反映了我国扫盲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扫盲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9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UIS)公布了全球过去10年扫盲最新统计数据并指出:在所统计的40个国家中,中国在扫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大。

  关于个人的脱盲标准,根据城镇和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后制订的标准是: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农民识15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妇女扫盲工作。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巾帼扫盲行动”,设立了“巾帼扫盲奖”,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活动,使妇女文盲率大幅度下降。19902002年全国脱盲的5040万人中,有62%是妇女。成人妇女文盲人数由1990年的15900万人降到2000年的6181万人,妇女文盲率由1990年的32%降到200013.5%10年间下降了一半以上。男女文盲率差别由1990年的19个百分点缩小到20008.5个百分点。青壮年妇女文盲数量由1990年的4443万人降低到2000年的1503万人,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14.78%降到2000年的4.21%,妇女文盲下降的幅度超过了全国文盲平均下降的幅度。为进一步扫除妇女文盲,国家将把妇女扫盲教育作为全国扫盲工作的重点,推动各地积极实施妇女扫盲项目;在课程改革中以妇女学习为重点,确定适合妇女需求的内容、课程;国家新增的扫盲奖励经费重点奖励扫除妇女文盲先进地区;注意选聘妇女扫盲教师;实行扫盲工作责任制,把妇女扫盲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人。事实上,目前中国的扫盲教育对象大多数是妇女,所有的措施都是围绕这一需求制订的。

 

  5.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共同发展?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办教育有了长足的进展。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民办教育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民办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发展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的教育机会。尽管如此,从总体看,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公办学校由于发展历史较长,仍处于强势地位。但是,随着近年民办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逐步提高,特别是法制与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民办学校的国民学校待遇和平等地位不断提高。为了形成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

  第一,制定和颁布《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年底,我国制定和颁布了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从法律上明确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地位,明确了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教师及学生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权利。如对民办学校实行与公办学校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民办学校的学生与公办学校的学生具有相同的就学、升学待遇等。

第二,为了营造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采取措施规范了公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如规范公办中小学转制学校和高等学校民办机制二级学院的办学行为,要求采取民办机制办学的公办学校必须实行法人、校舍、财务和教学上的独立。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制止公办学校办“校中校”、“翻牌”和打着转制名义的“乱收费”等不公平竞争行为,形成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