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四项服务为中职生就业解难

作者:maoch日期:2003-12-09来源:

 

四项服务为中职生就业解难

   

  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日前在郑州召开,会上记者最深的感受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服务更重要。

  就业服务工作应为毕业生找工作铺路架桥。然而,目前不少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却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服务形式单一、与用人单位联系不够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加强。

  从大的方面讲,就业服务工作至少包括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安置服务、跟踪服务四个环节。

  所谓信息服务,就是要通过课堂内外及网络等渠道,让毕业生了解人才供需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对未来的职业有一个大致的定位。如河南建立了职业学校联合人才网,有会员学校300多所、企业会员2000多家,注册人数达5万多。

  中介服务可帮助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并提供双方见面的机会。如上海市教委牵头,专门成立了人才交流公司,加强了与社会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为30多所中高等职业学校推荐了2800多名毕业生就业。而如果没有中介服务,就容易造成毕业生两眼一抹黑、投石问路难的状况,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安置服务是就业服务中最重要的一环。据记者调查,凡是安置工作做得好、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学校,都是有一大帮“企业朋友”的学校。他们四处奔走,主动出击,与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密切的联系,或搞“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订做适用人才;或开“直通车”,把毕业生留在了实习基地――企业就业。像陕西渭南职业中专,近10年来,学校安置办的人员行程上万公里,建立起西安、北京、广东等地的安置网络,敲开了全国百强企业的大门,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地处豫南革命老区的新县职业高中,积极与劳务公司合作开辟境外市场,先后将2000多名毕业生送往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从事工程建筑、蔬菜种植等工作,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而这些,靠毕业生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跟踪服务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年龄小、适应性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特点而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就业服务站或办事处。它可为毕业生提供二次或多次就业服务,还可以及时处理学生在企业的衣食住行、劳动保险、工资发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一些学校的办事处甚至连学生节假日回家的火车票都为他们买好了,真正成了毕业生的“娘家人”。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