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作者:maoch日期:2004-02-27来源: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读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历史性变革。李岚清同志为决策、领导、推进这场改革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他详细讲述了这场改革的目的、意义与历程。当时我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工作,有幸参与了这场改革的全过程。

  我国原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委(俗称为“条”)和地方政府(俗称为“块”)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这个体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李岚清同志将问题集中概括为“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产学研脱节,包得过多,统得过死”。这种体制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适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必须大力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第一,在条块分割的原有体制下,各部门、各行业的高校自成系统,封闭发展,高校虽设在地方,却很少与地方发生关系,为地方发展服务不到位。而市场经济发展将不再主要由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以条条的形式来规划和组织,相应的人才培养就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主要由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和组织的做法。因此,只有改革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第二,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形势很多高等学校都看到了,纷纷增设新学科、新专业,增强综合性,这其中造成的重复建设、人才浪费、教学质量滑坡是非常严重的。用何种方式来实现高等学校向多学科或综合的方向更好地发展?只有改革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才能顺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避免造成高等教育的新一轮重复建设。第三,中央部门和各地方分别办学、分头管理、自成体系,使本来已十分有限的经费因分散投入而力度更小,而人才培养的行业针对性过强,但基础薄弱,也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适应人才流动的需要。只有改革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才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2年,称为酝酿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称为探索阶段。第三阶段为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特别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扬州会议以后,改革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从1998年到2000年,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3年内取得了全面性突破发展,一举形成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高教管理体制,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当前历史条件下最好的制度安排。

  这场改革的意义是深远的。首先,它解决了部门办学、条块分割以及由此导致的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单科性院校过多的问题,优化了资源配置,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第二,它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与此同时,解决了部门办学这一越来越困扰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机构职能错位的问题,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公共管理秩序。第三,它促进了多学科融合,提高了办学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改革中形成的一大批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具有多学科聚集的优势,学生能接受更多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其他更多学科的教育,素质教育更加全面,知识面和视野进一步拓宽;而通过精心组织的合并所形成的一大批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在这场改革进程中,始终把握住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将普通高校的体制、布局调整与成人高校的体制、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受到了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构建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新框架的重大决策和成功实践,不仅有利于克服高等教育原有体制下的种种弊端,而且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新世纪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改革的实践是成功的,它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深远意义将会在今后日益显现出来。”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