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常州:精心打造高职品牌

作者:maoch日期:2004-03-02来源:

常州:精心打造高职品牌 

       (一)

      走进全国第一座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常州大学城,放眼望去是占地600多亩的景观大道,气势恢宏的大学城城标――6根立柱用三个环联成一体,标志着进驻大学城的6所高职院校:江苏工业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据大学城建设指挥部负责同志介绍,常州大学城是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的2002年全省重点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200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65万平方米的建筑及配套实施,2003年9月有18000名新生入学。

  常州是位于沪宁线之间的中等城市,职业教育起步早,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州市就拥有纺织、卫生、服装、电子、技工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中专校。七八十年代,伴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一大批跨国公司来常投资兴业,对高素质技术工人需求猛增,乡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更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全市职业学校经过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但原有的校舍、师资远远不能适应办高职的要求。具体负责大学城建设的常州市副市长周亚瑜说,高职院校的统筹规划,催化了大学城的诞生。常州市抓住国家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给大学城建设作出准确定位: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特色,建成江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地和实验区。

  (二)

  常州大学城的建设者们创造了神奇速度,从建设方案的形成到首批新生入驻,仅仅花了一年多时间,该项目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从构思、规划、建设都注入了崭新的理念。

  大学城建设按照“省市主导、学校主体、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探索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机制。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专门提出了大学城建设要成为提高行政效率实验区的要求。在建设中,政府提供了优惠政策,土地只收成本价,所有建设规费全免,学校资产置换政府收益部分全部返回。这几项优惠,政府给大学城的前期建设补贴超过15亿元。在办理大学城建设前期报批手续过程中,省市职能部门简化手续,仅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办妥了总共31项所有基建规定的审批手续,确保大学城建设“一路绿灯”。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感受到,大学城的建设,不仅是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的过程,更是“城”的理念深化,通过内外开放,达到资源共享。大学城中央景观区是各校的公共校区,6所高职院校集中建设一个占地700多亩的实训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各院校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验中心学校与社区共享,还有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商业设施、国际交流中心,既面对学校,也面向社会,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大学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搞好教育资源上的优化配置,开放教师跨校执教的空间,实现大学城师资的共享。这里还将通过产学研结合和培训,增强大学城对周边经济社会的辐射,积极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国外资金到大学城投资兴业。

  (三)

  建成大学城,仅是良好的开端,办好大学城,质量是生命,改革是动力。常州大学城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教育资源模块式的有机组合创出新的教育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城实行6所学校培养一名学生的模式,6所学校课程设置最大范围地突出重点并相互兼容,互补长短,互认学分,学生可以跨校就读,可以参加不同院校的同专业或不同专业的学习和考核,一所学校“进门”,多所学校“出门”。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更多层次的教育,以及出国学习、取得双大专学历和专升本机会。到学生毕业时,都要求拥有毕业文凭、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5种或5种以上学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优秀的“灰领”。

  在专业设置上,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按专业大类建立若干个专业咨询委员会,指导教学规划,开发和论证大学城各校专业的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开发新兴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形成品牌专业。

  构建新型的学生质量评价制度。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学习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采取整体性措施,统一课程评价体系,统一学籍管理条例,实行大学城公共文化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的统一考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

  大学城实施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学制的灵活办学形式,职前、职后教育两个轮子齐转,做到随行就市,只要市场和企业“下单”,他们就开班,去年“订单教育”已经启动。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