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校衍生教育经济
新闻提示:从2002年10月8日开始,先后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县(市、区)4000多家单位的4万余名客人慕名自费来衡水中学参观学习,他们的到来,不仅使衡水的宾馆爆满、餐饮业兴隆,也促使衡水的名特产“老白干”、鼻烟壶走向天南地北……
参观者应接不暇
刚开学,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办公室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南到中缅交界的云南丽江,北到黑龙江漠河,西到新疆喀什,东到胶东半岛,许多外省(市、自治区)的学生或家长打电话报名到衡中就读;武汉市东湖中学、山东淄博市和济南市的几所中学、陕西安康市汉滨教育局等外省兄弟学校纷纷致电要求到衡中考察。名不见经传的衡水因了衡中这张名片,成为全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10月8日开始,先后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个县、市、区4000多家单位的4万余名客人自费来衡水中学参观学习。
衡中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衡中门口常常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有时从校门口一直排到几百米远。每到这时,卖“衡水老白干”、鼻烟壶等衡水特产的摊位就在衡水中学附近摆起了一条长龙。摊主们向外地来客的热情推销,让衡水的名特产与衡中的教学经验一起走向了全国各地,现在许多省市的人们都知道,在华北有一个小城叫“衡水”,这里有神话般的“衡中”、有鼻烟壶、还有老白干酒……
外地生慕名就读
若非亲眼看到,人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北京、安徽、广州、西安、河南、山东等许多大都市的孩子们正在千方百计地想到衡中读书。截至目前,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要求到衡中读书。
蒋藏忠是227班蒋冰兵同学的家长,家在北京丰台区。为了给孩子找一所好的高中就读,他用几个月的时间考察了十几所中学。听说衡水有一所全国知名的中学,他亲自驱车到衡水中学实地考察。这位家长说,第一次到衡水考察时就对衡水中学“一见钟情”了:洁净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在与学校老师交流之后,他更感衡水中学确实非同寻常。蒋藏忠说:“第一次到衡中后,就再也没有让孩子到其他学校学习的想法了,无论如何也要将孩子送到衡水中学就读。”
应该说,吸引这些家长们的,还是衡水中学的“升学率”。据了解,1995年至今,衡水中学在河北省752所高中里获得四连冠。2002年,衡中1321名考生中,本科和重点大学上线人数1296人,高达98%。2003年高考该校高分段600分以上55人,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近10%。
校园是精神“特区”
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衡中李金池校长告诉记者,1992年,他甫任衡中校长就提出了“精神特区”等教育理念。
走进衡中,窗明几净的教学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电脑化办公室、宽敞洁净的餐厅、带中央空调和卫生间的学生宿舍、树成阴花成簇的校园,仿佛置身一个现代化的“世外桃源”。在这所高考“升学率”引人注目的校园里,记者看到学生们轻松活跃。大课间时,十几个学生自发走到一起,跳起了健美操;老师们在工作时间自自由由地进出学校,不用“坐班”,但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课或阅完当天的试卷,深夜十一二点,许多老师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衡中校长李金池说:“深圳是经济特区,香港、澳门是政治特区,我们的校园应该是一个精神特区,特区之‘特’,不是特权,而是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他的思想言行不能有一点污渍,否则就会污染学生,影响教师的人格修为。”衡中要求老师们远离庸俗、远离铜臭、远离低级趣味、心中永远有追求。
■衡水要打“教育牌”
衡水市紧傍衡水湖,衡水市市长冀纯堂在谈到衡水湖的开发方案时,就提到了衡水要发展基础教育产业的设想,他曾提到:“衡水的基础教育很好,不光衡水中学是闻名全国的名校,衡水的很多县级中学也被同行认可,依托衡水湖优美的自然风光,我们将发展教育产业、文化娱乐业,这些在衡水湖的一步步开发中,就逐步实施,到那里,我们将不光吸引外地、外省的学生到衡水来就读,同时,我们还将吸引韩国、日本等外国的学生来就读,依托衡中,依托衡水湖,我们将建造我们的教育王牌。”
据河北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