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星光青少年手册向北京100万中小学生免费发放

作者:maoch日期:2004-04-23来源:

星光青少年手册向北京100万中小学生免费发放
 


  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成长一直是我们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近日,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青少年的安全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灾害预防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问题的能力,推进青少年安全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首都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共同推出了《星光青少年安全健康手册》。

  ■未成年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据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品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与高发的安全事故及其隐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童对安全事故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却很差,少年儿童由于自身行为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比例很高。去年,我国每天有300人死于各种交通事故,而违犯交通规则的各种行为在青少年中的发生比例高达46.6%;家庭暴力现象较其他暴力现象更加普遍,35.3%的教师和46.3%的家长认为轻微体罚学生是必要的,其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行为;30.7%的孩子也认为打骂能起到好作用。儿童已成为危险环境的最大受害者。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相对发达的物质生活和目前的学习环境,造成了青少年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青少年伙伴间的交往越来越少,相应地造成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和交往能力越来越差,加之青少年本身生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辨别能力较弱,以及生活、学习的压力和来自社会、校园、家庭的侵扰,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情感的烦恼和焦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星光青春保护行动”:形成了青少年安全健康教育的品牌工程

  1998年,北京市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星光青春保护行动”,开展“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逐渐形成了青少年安全健康教育的品牌工程。2000年,“星光青春保护行动”获得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人力资源开发奖”。2001年获全国综治委、国家人事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

  目前北京市已连续5年,在中小学校、社区相继成立了各级“星光青春自护学校”及相关机构。有近2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了此项教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星光青少年安全健康手册》:趣味的阅读中学到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星光青少年安全健康手册》通过时尚幽默的故事漫画、深入浅出的案例评点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青少年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害、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及应当掌握的各种自护知识和技能,进行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阐述,以简明、生动、形象的表述和具体实用的案例使青少年在趣味的阅读中,不仅学到了必要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还得到有益的启迪和警示。

  今年起,有关部门陆续向北京地区一千余所中小学以及部分社区,免费发放《星光青少年安全健康手册》100多万册,手册通过学校、社区发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活动得到了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合作是一种生存能力

  小丽是一个优秀、倔强、独立性强的女孩。平时很骄傲,遇到小问题小麻烦,她也不愿意求助身边的同学,也从不肯接受他们的帮助。一次,小丽和同学们一起去登山,提前爬上山顶的同学想帮小丽,小丽不由分说地拒绝了,她执意要自己爬上去。这时,万万没想到,小丽的腿突然一滑,往山下滚去,终于,她的两只手抓住了树枝,但非常危险。同学们纷纷向她伸出了手,把她拖了起来,并搀扶着一起登上山顶。

  ■星光提醒:

  信息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个人英雄式的人物,在实际生活中早已很难寻觅到了。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伙精神,养成能够与伙伴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才能为未来的生存竞争打下基础。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老师和家长也应该多关心青少年的个性成长,培养他们易与人相处的性格。

  星光自护营提高自我防卫意识

  防卫意识,是一种自觉的防护心理活动。它表现为做事的警惕性、预见性,处理的沉着性、独立性,观察的准确性、细致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时时具有被侵害的危机意识,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具备应有的预防被害意识、知识、心理素质、技能与手段以及寻求援助的措施,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是否注意检查门锁?有陌生人敲门,是否应答、开门?对于不熟悉人的电话,你应该如何处理呢?发生意外事件,你是否喜欢围观、凑热闹呢?如果你是女生,当你独自去男老师家中或办公室求教时,你想到过什么?请你记住:当你单身在偏僻的街巷行走时,当你外出遇上车祸或吵架而围观看热闹时,当你遇上陌生人借故接近你与你搭讪时,当你到银行取钱时,很可能危险就在你身边,我们应随时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