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川师大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作者:admin日期:2004-07-27来源:

川师大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紧密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等师范大学,十分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目前正在“做大”的基础上向“做强”的目标迈进。实践证明,在学校跨越式发展中,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校园文化建设能否搞好,关键在领导。学校党政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其作为搞好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学校成立了以校党校党委书记高林远为组长、校长周介铭、党委副书记李成良为副组长,各有关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统战部,并由部长王启涛兼任办公室主任。校系两级领导班子都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列入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如早在1996年,学校就制定了《四川师大关于贯彻中共中央第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1997年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九五”规划》、《四川师范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在全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通知》,在其中明确规定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系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建章完制,狠抓落实,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活动的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的有效措施和目标管理方法,实行逐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
     学校还建立校园文化首席专家制度,聘请校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指导和论证。几年来,学校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对学校建校时间、校训、师大精神、校内地名、校徽、校歌与校园歌曲、师大学术精神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在全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按照党委宣传统战部统一管理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学校进一步加大对校园文化阵地管理的力度。电影、电视、广播、校内报刊、宣传橱窗、校园网站宣传等,由党委宣传统战部统一指导和管理;校园公共娱乐场所由校武装保卫处统一管理;学生社团由青年工作部统一管理;各类标语的悬挂和广告宣传由党委宣传统战部和武装保卫处管理,校园网站由校网管中心监督管理。
    正是因为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才得以蓬勃开展。

二、思政教育,点面结合,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其本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其引导、教育、调节、促进优势,坚持疏导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学校切实搞好“两课”教育。“两课”教育在学生理论教育中起着主渠道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教育形式和动力,但它也是在教学中被学生认为是最枯燥的课程。因此学校为加强对“两课”的领导,建立了“两课”教育巡视制度,负责“两课”教学的单位负责人和院系的学生辅导员深入课堂,认真调查了解,做好协调工作;切实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从邓小平理论课程的建设入手,抓好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两课”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两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是通过这些手段,“两课”教育在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其次,学校注意把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结合起来,适应学生先进性要求,坚持务实、系统、多渠道、多方位进行教育的方针,以党校、团校和学马列、学党的知识小组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理论学习、形势政策讲座、模范先进人物报告等思想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有效地实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学生头脑,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再次,学校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三育人”活动,以及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争创“十佳”教师的活动,并注意检查、评估、总结和交流,促进教风的进一步好转;在学生中继续加强基础文明教育,进一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思想教育和制度管理结合起来,严格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以形成良好的校风。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和重大时事事件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合唱比赛、征文比赛。寓教于乐,弘扬主旋律,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在迎接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一九九八年对抗洪抢险的捐赠活动和先进事迹报告会、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活动、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等活动中,全校师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热情。

三、育人为本,重视实践,创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
     高等学校是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吸引广大师生参加学术研究活动,造就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严谨学风、强化校园学术气氛,还能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水准。
     首先,学校采取了以科技促教学的手段,鼓励教师进行学术钻研,并为这些学术成果的申报、评优创造条件,从而激发广大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为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习、科研、科技开发等学术研究活动。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周末科技论坛”,每学期开学就有计划的在双休日安排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并根据需要适时增加场次;各院系也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一些科研型学术活动和普及型学术活动,指导教师、学生进行学术研究。
      再次,学校大力鼓励学生社团开展科技学术活动。目前,学校有三十多个学生社团,其中,学术性社团达到一半以上。如“新青年文学社”、“法律协会”、“无线电协会”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多次取得优异的学术成绩。对于这些学术社团,学校加强管理,严把社团设立关,在社团设立审批时注意其实用性;每学期开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活动计划,使学术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严把成员素质关,保证研究的积极性;各学术社团均由各院系相关专业优秀教师指导,确保研究质量;每学期期末,学校还将对社团活动进行评审,奖励优秀社团。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学校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排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作品,并获得不俗的成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和全省一、二等奖等五个奖项,高居同类学校前列;化生学院通过吸收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给学生提供了开放实验室;计科院坚持组织学生集中进行毕业设计,文学院聘请教育硕士及其所在中学配合指导毕业生实习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物理系在培养师范生课件制作能力上已取得显著成效;数学与软件学院98级杨露同学已在专业权威核心刊物《数学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四、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文化娱乐活动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一种主要类型,它不仅能丰富师生员工的课余、工余生活,而且能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学校在1985年开办的全国第一所业余美育学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五个一”(即一校——业余美育学校,一团——学生艺术团,一课——音乐、美术课程,一类活动——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一节——大学生艺术节)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业余美育学校是学校各类文艺骨干的培训基地,同时它也能弥补课程的不足,普及艺术知识、技巧。目前美育学校开设了声乐、舞蹈、摄影、健美、武术等二十余个专业,每位学生在四年里必须接受二个专业的学习,学习时间均在课余,学完后将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还将发给其业余美育学校毕业证书,所以美育学校也被称为“校中之校”。
     学生艺术团是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核心组织,它不仅在学校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兄弟院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受到广泛的称赞。所以学校认真抓好艺术团建设,不仅派专人负责,还多次邀请专家亲临指导,从根本上提高成员素质,保证活动质量。
     音乐、美术课程的开设在于培养提高广大学生的音乐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情趣和修养。从反馈信息来看,这两门课程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一类活动”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参与面最广、形式最多的活动。这些经常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包括自发的活动,也包括有组织的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和活动日,举办大型的文艺晚会、舞会,各院、系、班根据自身实际举行迎新晚会、演讲、辩论、征文比赛等活动,各学生社团结合社团特色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每两年一届的艺术节是艺术教育效果的展示和检阅。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聘请了专家进行评审,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亲自挂帅,指导活动的开展。从每一届艺术节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集体荣誉感也很强,艺术作品、节目的水平也很高,不少节目还曾代表学校获得过国家、省、市比赛大奖。
     正是通过这些多层次、多类型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可喜的局面。

五、美化校园,环境育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在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净化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校园环境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把校园文化物质条件的更新改造同校园环境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布置,大力建设生态校园。            
     学校增加了校园绿化的经费投入,扩大校园绿化面积,提高校园绿化的层次和质量。在校园中心区域,凡旧的建筑物拆除后,一律用作绿化,如学校拆除了六幢旧学生宿舍建成了近15000平方米的桃李生态广场,拆除旧的老年活动中心和基建处库房建成了绿化地和运动休闲场;搞基建时凡遇上古树大树,尽量避让;改造五六十年代的园林时也尽量保留历史的特点。
     校园环境建设在注重追求自然实效的同时,也加大了思想文化艺术的含金量。为了解决师生员工读报难的问题,学校修建了集中的阅报栏,几年来坚持每天更新报纸,从未间断,很受师生员工的欢迎,阅报点也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增强文化氛围,学校完善了各景点的楹联,改造增加了名言警句牌,增添了栩栩如生的雕塑。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学校增加投入,利用3000吨蓄水墙体修建了史卷性的长度达150多米的全国最大的青石雕爱国主义艺术墙,用生动、形象的石雕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爱国激情。
     回顾学校近几年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也深感这项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不少困难,有待研究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推进。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