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力保贫困生顺利就学
眼下,合肥各所高校都在紧张忙碌地准备着迎新工作。让贫困生顺利就学,成为各高校的一个重点工作。对此,省教育厅计划财务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我省高校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等一系列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制度。
据记者了解,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四所高校的在校贫困生均占在校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 医科大学在新生入学时都开通了贫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贫困生凭家庭所在地人民政府出具的家庭情况证明,经学校综合考核证实后给予相应补助。据安徽大学学工处一位同志介绍,安大认定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为贫困生,为帮助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安心完成学业,保障基本的生活费用,安徽大学的特困生补助基金分每生1500元/学年、1000元/学年、500元/学年三个额度予以发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该校最有特色的助学措施是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学生饮食等日常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对每月就餐在75次以上,而消费水平在150元以下的同学,在核实情况后进行生活补助,补助额度分为每人每月100元和160元两个等级,并将补助金直接打到该学生的银行卡上。
科大的奖学金种类多、数额高,同时,考虑到科大学生的偿还能力较强,银行也乐意给科大学子提供助学贷款。但也有一些高校找银行合办助学贷款成了一件头疼事,这是由于前几届学生还贷的诚信率低,影响了银行的积极性。然而,从今年秋季全国开始实行的新助学贷款制度,将原先规定的4年内还清贷款改为借款学生可视就业情况,在毕业后1―2年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此举极大地缓解了借款学生工作后的还款压力。同时,新制度也进一步完善对借贷学生的信息追踪管理,对逾期不还贷者名单予以公布,提高了学生的还贷率,调动了银行的办贷积极性。
据安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