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后勤

西北大学以管理服务健康大学生心理

作者:admin日期:2005-07-07来源:

 

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西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   唐卫华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各院颁发了《关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极具指导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既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重要性内容,也是新时代必然需求。              

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按照《意见》的要求,坚持教育与管理,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能。那么,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如何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呢,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现代大学生相对来说,他们思想活跃,见识广泛,独立思考能力强,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诸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特别敏感,他们乐于追求新思想、寻求新观念,具有一种自我导向人格,拒绝保守传统导向的人格。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极为关心,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积极追求真理的人生的价值,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的挑战,他们心急如焚,如饥似渴地追求理论知识。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的心理是在生活环境里伴随着环境一起发展的,是受其成长的社会历史状况影响和具体环境制约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思想活动和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有所削弱,个人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他们往往忽视理想、纪律和道德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明显标志,生长在这一时代的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更富有敏感性,追求更为强烈,更具有多样性的时代精神。我们后勤职工要充分认识这一变革的现实,对学生脱离现实的追求需要加以科学的指导。这就需求我们后勤职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增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时代感。按照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要求,提出可能实现的心理设计,通过各种有益管理和服务活动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爱校的真挚情怀,最终达到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二、适应新生心理需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现代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和活力,处于向上发展的时期,但其心理比较脆弱。在他们刚刚离开温暖家庭和亲人,离开熟悉的中学教师和同学,开始步入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强烈的学习竞争和集体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表现的幼稚单纯,并有较强的孤独感,遇事忧心仲仲,不知所措,往往产生失去理智的心理和行为,在这个时候,急切需要受到学校各方面的关怀和引导。

    首先我们要做好新生入校的接待工作。大学是什么样子,教职工是怎样的形象,校园环境美不美,吃住条件好不好,这些都会给新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新生入学的“第一印象”,对他们四年大学生活、学习、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给他们“第一印象’’的,就是我们后勤广大职工和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因此,后勤在新生入校前就应做好具体安排和组织工作,从车站迎新到行李拉运和交付,从安排宿舍到准备可口的饭菜,从身体复查到注册报到,都要精心准备,热情周到,优质服务。通过迎新工作,使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达到新生安心、家长放心、老师欢心、后勤舒心这种和谐的育人环境。实践证明,新生入学第一天的感受,印象和记忆往往终生难忘,而且对学生在校期间个性倾向性的发展变化起到先决的制约作用。

    其次是促进学生心理环境的适应。开始独立生活的一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表现较为强烈,他们对大学的一切又不了解,对老师和同学也不熟悉,加之自理生活能力差,总会有一个感到寂寞不安的过程。这时,我们后勤职工要紧密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安排好新生的生活和学习,并及时地向他们宣讲学校的规章制度,使他们进得校门就建立起全新的道德观念,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饮食中心服务人员及公寓管理人员都要以家长式的关心体贴,周到耐心的安排和指导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感到学校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里,心理状况将受到强有力的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追求和自我调节就受到一种新型的熏陶和制约。这将对大学生的纪律、理想、情操和意志的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适应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大学四年正是大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阶段,他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看,学习是一种行为,行为受动机驱使,动机起因起于需要。所以,学习如何进行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动机的作用过程。这个动机的作用过程,需要各种外部的激励条件,使学生的思想、抱负和求知欲结合起来,即靠着外部条件的激励促使其内在能量充分释放出来,提高行为过程的效率,使思想境界和智能境界上升到一个高层次,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之中,吃、住、行就是他们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也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因而,我们后勤职工要发挥最大的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这些最基本的合理需要。一时有困难的,则应首先承认其需要的合理性,同时给予必要的解释。这样,他们的需要即使暂时得不到满足,也会心悦诚服,保持心理格局的平衡,否则,就会影响到学校稳定。另外,我们也应看到学生的需要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刚进学校时,吃、住一般的需要都是感到满意的,他们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学习条件及吃、住一般的需要都是感到满意的,但是久而久之又产生了不满情绪,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新的心理状态依赖于外界刺激因素的改变,如后勤体制改革后,管理与管理者的关系由原来学校与学生的行政关系,转变为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契约关系,由于生活消费的提高,学生心理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还有一些学生仍然将转制后的后勤实体看作行政部门,要求提供无偿服务。学生对现状的不满情绪,有时会转变为过激的言语和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一定要引起我们后勤干部、职工及学校有关单位的重视。对于学生明显的不满情绪和不合理的要求,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说服教育工作,正确地引导他们认识到不合理需要的错误性。所以,后勤干部和职工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要真正把“学生利益无小事”落实到实处,对学生要以诚相待,要关心、体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个别学生的不良为要晓之以理、导之以情,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四、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坚持学生参与和认同原则

后勤干部、职工要在经常性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充分认识参与和认同的原则。所谓参与就是组织学生参加管理,如组织学生参与伙食管理、宿舍管理、后勤管理办法改革以及近期目标和远目标的讨论等,这不但能进行目标导向,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此外,通过参与管理对于工作的开展,组织的巩固和集体心理气氛的改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参与管理,能产生主人翁感,、自尊感,能提高自我价值,对后勤管理措施和计划方案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增强实施措施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且能促进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信息交流,和谐人际关系,稳定教学和校园秩序,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后勤干部、职工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要重视信息反馈强化原则的应用。所谓反馈就是人们及时知道自己行为的结果,这本身就是具有强化作用。这里指出两方面的情况,即双向反馈问题,这本身就是具有强化作用。这里指出两一是后勤出台每一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政策和服务措施的实施,除事先征求意见,加强沟通外,还应及时了解其在学生中所产生的效能。后勤职工常有这样一种怨气,工作干得再好,学生都会有意见,对于这样的反馈信息要分析其真伪,去伪存真,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更重要的是把即将采取的管理和服务措施以及学生在某一时期或某个方面的行为效果及时向学生反馈,可以采取对话,张榜公布或安民告示等形式。这对于稳定学生情绪,促进安定团结、鼓舞士气、增强感情的一致性以及对某些学生的错误行为的制约都会起到很好的效能。尤其要注意对那些在参与管理服务及遵守公共美德规范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集体和个人,应进行及时表彰,使他们的行为得到巩固与发扬。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因此,后勤干部、职工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除了要加强自我认识,自我提高之外,还必须掌握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熟悉学生自入学到毕业各个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社科关注学生的生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心理良性发展,这样才能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