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注重思维观念创新

作者:admin日期:2006-07-21来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注重思维观念创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姜汉芸

 
  思维决定一切。在同等条件下思维差距决定后勤改革的差距,决定企业发展速度的差距。思维是一种战略资源,是企业战略决策和模式选择取舍的关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各种认识“众说纷纭”,高校后勤各自从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方面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如何进行、如何发展的观点,各有各的精彩。笔者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思维观念的革命和创新。不同的思维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思维决定一切。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哲理思维。即强调系统思维、动态思维、创新思维和整合思维。
    一、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强调所有事物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性,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的“蝴蝶效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定改革目标时要进行系统分析、全局思考,某一个方面系统规划不好,往往会影响改革的整个战略运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战略,系统思维的运用是指导改革的关键。
    政府主导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是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大局考虑的。目的是为了突破高校后勤对我国高等教育瓶颈的制约,满足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后对后勤的需求。应该说在政府的主导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宏观上反思,政府在系统规划中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阶段性改革目标和长远规划思路不够清晰;对于与此配套的宏观政策、税收、产权等相应的改革政策不配套: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关系方面系统性不够,如在强调改革时偏重要求社会化、市场化;在出现不稳定因素(诸如涨价等情况时)则强调稳定使后勤实体处于背离市场规律轨道的矛盾之中。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系统同其主导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推动社会进步。高校后勤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在总体决策中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高校后勤与社会企业的性质、目标、文化和任务都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高校不但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政治稳定的职能,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份,高校后勤的某一个细节都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系统性来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阶段性目标和长远规划的制定必须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要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服务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由于我们对政策的系统性、复杂性认识不够,因此政府提出分三步走的2003年实现改革的目标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可能脱离以上因素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政府的系统规划和阶段性目标的制定以及宏观指导对改革的成败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就学校、后勤实体、师生员工而言,不同高校、不同利益群体在构建高校新型保障体系及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抱有不同的目的和期望。就学校而言,很大一部分学校改革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减少对后勤的投入,减轻负担,减轻责任,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后勤实体而言。规范分离的后勤实体,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转换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做大做强后勤实体,在服务学校的同时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也有些高校后勤实体剥离以后,受学校及后勤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遇到问题,仍然抱着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等待观望。广大师生则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可以享受到优质低价的服务。笔者认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规划过程中,要强调体系的作用。改革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政府、学校、后勤实体、师生用不同的价值取向去考虑改革,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进一步推进改革恐怕较难。因此强调系统的思维方式先体系后局部,用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规划改革发展战略,重视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注重统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统筹各方面利益;统筹推进改革与加强管理;统筹改革进程与配套政策措施、统筹校内外环境;统筹最终目标与实现过程的关系,改革才能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二、动态思维
    “世间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只有深刻地理解变的内涵,才可以在动态变化中寻求平衡的方法”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在商界第三服务业重新洗牌的时代,动态思维显得越发重要。你不变、市场在变、整个社会外部环境在变,所以最好能做到的就是以变应变,在变化中取得动态均衡。因此,我们要有动态思维——前瞻性思维,事物既然是动态的,那么我们必须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不能以传统的思维定势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具体地说,我们不能因为改革的系统性不够、政策配套有缺陷、改革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一些问题而停止改革甚至走回头路。实践证明,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近几年发展得较快的高校后勤实体都是具有动态思维的。如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一部分规模较大的学校后勤集团已形成了为数万学生提供服务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公司。这些学校注重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转换,在社会化改革中,不断增强其造血功能,根据市场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采取不同的战略思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各自的领域里打造航空母舰,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的龙头。
    三、创新思维
    我们随时都在说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但是真正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是不多的。因为创新思维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创造性地破坏——这是熊彼特给创新的定义。创新思维目前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尤为重要。规则正在改变,秩序正在改变,昨天成功的经验,今天可能会变成失败的教训。中国进入WTO、中国社会正在飞速发展之际,在中国如今大变革的时代,打破原有思维,积极创造新思维,打破等、靠、要的传统思维模式,你的企业就会走在时代的前列。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可能实现这种思维的前瞻性使你最早积蓄力量,成为改革的中流砥柱。河北大学后勤实体是注册为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规模化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近四年来,利用社会资源和自有资金,为学校建设后勤设施投资4600多万元,与改革前比较,每年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师生满意度由改革初的70%上升到90%以上,先后被各级政府表彰。苏州大学是全国第一家将后勤实体注册为完全民营化学校不参股的股份制公司,勇于做中国高校后勤第一只吃螃蟹的人,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没有勇为人先、勇担风险的胆量和气魄,不可能有如此的大动作,苏州大学后勤集团正在利用新的体制和机制,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迅速壮大。
    四、整合思维
    传统的思维定势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出现的一种战略思想和方法是整合思维、战略联盟。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领导认识差异、后勤集团基础、职工队伍质量等差异的存在,全国高校后勤发展呈橄榄状。后勤实力很强的与后勤实力差的堪称少数,多数处于中间状态。共赢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在共赢的意识下,整合就是哲学思维的要点。如果没有整合,企业很难获得超常规发展。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构架上,整合思维应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你有能力就去整合别人,没有能力就被别人整合,只要达到共赢的局面,整合就会产生共同的效益。
    1、对于部份在改革之中按照社会化方式进行后勤实体正转制为现代企业或模拟现代企业制度,在机制上进行根本转变,竞争实力较强的后勤实体,应该适用整合思维,做大做强后勤实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走向市场去整合别人。目前,我国许多部属院校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例:华中科技大学在改革和发展战略中注重资源的整合,勇敢地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竞争,目前该校后勤集团除承担本校数万师生的后勤服务外,已承包其它的企事业单位20多家食堂,服务人数达数万人;近期又与武汉市教委签订协议承担武汉市20所中小学的学生食堂,开发20家学生超市,运用自身的优质资源,为社会服务,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取得了整合的规模效应。
    2、对于规模较小的艺术学院、新校区、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则应采取有所不为的整合思维,一步到位由高校优质企业和社会优质企业来整合,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步到位,达到共赢。例:中央美院等艺术院校将所有后勤职工进行妥善安置后,全面引入社会力量提供后勤服务;一些规模较小的职业技术学院及民办高校一成立就完全社会化,这是有所不为,整合资源在以上学校的较好运用。
    3、对于一部份后勤实体,需要战略联盟的整合思维来整合好内外部资源,本着“平等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战略联盟,实现双赢。在此类模式的选择上,上海复旦大学、广东五邑大学则采用战略联盟这一核心思想和方法,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小机关,无实体、大服务、联盟化的后勤社会模式,由社会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资源来承担学校的后勤服务功能,实现基于战略联盟的后勤社会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实现大学的办学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综上所述,思维观念的创新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思维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需要有创新思维的战略管理人才,需要有创新思维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当我们用创新思维来构建高等教育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构架高校后勤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实践必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