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声音

教育部:没有评估机制学校就不能发展

作者:admin日期:2006-12-15来源:

教育部:没有评估机制学校就不能发展

 

  目前,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评估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评估的巨大成效也有目共睹,但社会上对评估也存在着一些异议,有的甚至是否定性的意见。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刘凤泰主任认为: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试点,到2002年总共评了254所高校,2003年教育部确立了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到现在已经评估了300所高校,一半以上的学校被评为优秀,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是有保证的。

  评估是世界各国的通例,我们的评估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评估组不是随便派出的。我们有一个由2000多人组成的专家库,这些专家都是全国各高校的教学科研权威和管理方面的行家,而且经过了专门培训。评估主要考察被评高校的办学思想是否明确,教学中心地位、教学投入是否得到保证,是否建立了全方面全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效果和社会声誉是否良好,办学是否有特色等。

  评估在整体上是有利于学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当然应该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这几年,学校评建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就是与我们评估指标体系的高标准高要求有着密切关系。正如有些高校领导所说,在评估指标的压力和促进下,学校出现的变化,是过去不可想像的,它整整将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前了10年!当然,评估工作也面临不少社会的舆论压力。

  总体看,高校评建工作是健康向上的,某些形式主义只是极个别现象,同时不是评估政策本身造成的,不能因为个别而否定一般,因局部而抹煞整体。我们正在推行阳光评估,把学校自评报告和专家组对学校评估的意见建议网上公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我们也要求学校接待评估专家一切从简,专家要住在校内,校内没有条件的,可住校外宾馆,但不能超过三星级标准,不搞宴请。从去年开始,教育部设立了评估专项经费,专家的差旅费和评审费统一由教育部出,被评学校只是提供简单接待条件和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