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生党建进社区的几点思考
聊城大学 俞忠山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社区的党建工作已日益引起重视与关注。因此,高校党委应将学生社区党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突破口,通过构建新的社区党组织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制度和明确工作职能,强化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服务职能,增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育人作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
学生公寓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既方便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能够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来管理这些学生党员,如何来提高党组织的有效履盖率,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构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围绕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改革现行的学校党组织网络系统,创立新型的网络组织机构,构建组织部牵头,学生工作处、党校、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共同部署和督查,成立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高校党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格局。将以往传统的“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双重的、以条为主的组织机构转化为“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站”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络组织体系。逐步推进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探索建立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站,以学院公寓楼为主设立学院党建工作室,各楼层成立党建工作小组,楼层设立党员责任区,形成合力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积极倡导并逐步推行“树立一面旗帜、唱响一种声音、办好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批同学”的大学生社区党建“五个一工程”。社区试点建立学生党员活动站、服务站、示范岗、党员之家,宿舍党员挂牌制度。学院主动开展“党员就在我身边”、“有困难找党员”等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凝聚学生的特色活动,探索一条学生自我培养、自主教育、自行管理的学生党建工作新路子。
二、明确职责、建立完善的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制度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学生社区党建工作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因此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要建立一套系统性强、操作性好的学生社区党建组织生活制度,明确各组织系统及其板块的职责和功能。如必须在公寓中建立“学生党员管理制度”、“发展学生预备党员的参考条件”及“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图”。这些制度建设,可使公寓社区中的学生党员有制度约束,使社区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培养对象有努力的标准和方向,使社区所有学生明白学生党员发展程序,激发其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同时制定并实施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站与各院党组织的联系制度,建立学院党建工作室的建设考核标准,通过宿舍辅导员建立学生在公寓的表现档案,随时记录学生在公寓的表现情况并定期向学院党组织反馈。落实学生骨干在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站登记制度,登记对象主要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校、院学生会负责人以及学生社团负责人。健全党小组每周一次的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小组成员的日常生活行为,并提出“向学生党员看齐”的响亮口号,真正做到哪里有学生党员,哪里就有示范作用;做好党员联系公寓学生制度,每个宿舍都有党员联系。
三、社区党建与学院党建相结合,实现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在“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社区党建工作站”条块结合的网络组织体系中, 社区党建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处理社区党建与学院党建的关系。这两者之间不是重复,不是互相干扰,不是增加负担。社区党建各项工作是学院党建工作的延伸,是为学院党建服务的有力载体,社区安定了,全校育人环境就会大大改善。虽然社区党建工作站一般没有发展党员的权力,但是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站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却有建议权,有监督的权利。学院可通过整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档案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发展党员时到社区了解发展对象情况,或邀请社区党员群众列席支部大会,听取他们对发展对象的意见。这样确保对发展对象了解更全面,促进对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全方位培养、全过程监督。在对党员的继续培养上,则要求社区党建工作小组以照片形式在社区公开展示党员形象,加强学生对党员的监督,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社区党建与学院党建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关系,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双赢关系。
四、优化服务,增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育人作用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主要有服务、管理、育人三种功能,开展学生公寓的党建工作,一方面是要发挥政治导向功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是服务广大学生,做好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公寓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为公寓学生办好事、办实事活动,扩大学生公寓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学生社区意识。为此,我们必须确立以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党建宗旨,开拓服务类型、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内涵,推出和推广一系列为学生服务、展示党员形象的活动。9月份新生入学时,设立咨询点欢迎新生入住社区并提出“有事找党员”的响亮口号;把党员居住的宿舍号和宿舍电话公布出去以方便党群联系;成立由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社区安全宣传巡逻队;开展以“结合专业,面向社区,促进学习,服务同学”为宗旨的各类专业服务站;提出“学生党员带头服务,积极分子参与服务,同学之间相互服务”的口号。实践证明这种“以服务展示党员风采,以服务锻炼积极分子,以服务凝聚广大同学”的做法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有效培养积极分子,团结广大同学,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引导广大同学政治上进步是卓有成效的。
“党建进社区”这一做法,使高校学生党建“以学院条线为主”的单一渠道转变为“以学院为条,以社区为块,条块有机结合”的多渠道,主动开辟和牢牢占领了高校学生党建的新阵地,完善了高校党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格局,使中央16号文件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落到了实处,优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才环境,使他们能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得到教育和熏陶,这对于有效扩大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大学生这个群体能逐步成为我们党的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