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稳定高校菜价 学校食堂水电气应享优惠
新学期开学,部分高校大学生发现学校食堂饭菜价格已悄然上扬。教育部发言人9月3日表示,学校食堂应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不要把这当成吃吃喝喝的一件小事,“应带着深情,带着真情”,尽可能降低副食品价格上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针对高校和中职学校食堂饭菜价格受物价影响问题,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9月3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已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各高校要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并要在保证学生食堂饭菜质量的前提下,及时调整菜品结构,对各类肉、禽、蛋类食品合理搭配,一定要保证一定量的低价菜品的供应。“但各地各校情况不同,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办法也不相同”。
他说,教育部特别提倡学校探索或建立肉类定点供应制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学校也可以大批量采购,在价格上有更多优惠。他认为,“这时候学校食堂的精心操作、精打细算显得尤为重要。”
王旭明希望广大学生能够对市场上的价格波动给予正确的理解,在个人消费上更加科学、更加客观、更加实际。“比如说,虽然肉类价格上涨了,但在不影响营养的情况下,广开食源,丰富食品结构”。
他还认为,在学校食堂应对价格上涨的同时,各地也应加大对学生食堂的政策和经费补贴力度。学校食堂可以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落实国家的“学校食堂水电气享受居民价格”的优惠政策,学校也可以从各种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钱加大对学生食堂的补贴。
王旭明还特别提到,在副食品价格上涨时要注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他说,财政部已为此专门下发了补贴,各地各校应尽快将补贴发放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首先要解决基本生活费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