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校:首创"校园建设参事"制度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民主地加入到和谐校园建设中,使学生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华东师范大学校学生会首创了“校园建设参事”制度。学生参事向全校学生公开招募,经过自荐和民主推荐、院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协商,历时两个多月,近日产生了首批113名“校园建设参事”。
6月4日,由来自各院系的学生代表组成的首批113名“校园建设参事”从校长手中接过聘书。学生参事们将在未来一年的任期中将反映同学们对学校建设和日常管理的意见及建议,为学校发展进言献策。
从拿到聘书当天,校园建设参事就与校领导就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竞争力”展开了对话。校长俞立中、副校长庄辉明、郭为禄校长助理,以及研工部、学科办、社科处、科技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闵行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图书馆的负责人,与来自各院系的首批学生参事、21世纪人才学院和校团校的学员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不少同学得知本次会议召开,还自发前来参与。
为了筹备此次参议会,华东师范大学校学生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多方收集意见建议,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基础上,确定围绕“大学竞争力”这一主题,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对学校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师生互动交流的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在座的参事和学生代表们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队伍、硬件设施、交流生派遣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议和设想。
俞立中校长热情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从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出发,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现况、发展思路,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前景,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副校长庄辉明认真回答了关于师范教育与一流本科教育的关系问题,并就一流大学校园文化谈了自己的想法。与会的各部门负责老师就相关的问题作了细致的回答,会场气氛热烈,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据了解,此次会议向与会师生展示了学生会关于学校竞争力的调研报告,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会参议会经过近一个月的大规模调查和各方采访得出的结果。报告显示,人才培养和学生能力两方面最受学生关注,此外,校园文化、科研成果、学校特色、学校声誉、就业率、国际交流也受到广大同学关注。报告认为,学校在师范类特色、人文精神、学习风气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国际交流、名师队伍、科研经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俞立中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参加参议会的同学表示感谢,并表示很高兴有此机会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他强调加强学校管理层和学生的沟通,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没有沟通就像一条河中没有水流动一样,校园的和谐需要良好的各方沟通。”校长俞立中还表示,华东师范大学要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要坚定不移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以院系为主体,注重教学互动、制度政策和抓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