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今年推广450万支节能灯
去年万元GDP能耗降6.47%
“去年全省超额完成了5.41%的年度节能目标。”山东省节能办主任郑晓光说。
据郑晓光介绍,去年全省万元GDP能耗降低6.47%,比国务院下达的目标超额1.06个百分点,居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前茅。
节能目标的超额完成得益于山东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山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和推动节能产品认证的意见,去年全年制订节能地方标准31项。
而结构调整更是促进节能目标实现的强力助推器,全省高耗能行业投资持续下降,节约型产业加快发展。据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资源节约处处长王玉刚介绍,去年,全省共关停小火电141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51万吨、造纸38万吨、焦炭18万吨;重点领域节能成效明显,2008年,省千户企业49项产品单耗指标有46项同比下降,下降率达93.9%,节能385万吨标准煤,其中国家重点考核的103户企业均完成年度节能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省企业、民众的自觉行为。一组数字可以佐证:“十一五”前三年,全省有12个市完成进度目标60%以上。去年,十七市都完成了万元GDP电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万元GDP取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年度目标。
今年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数据显示,山东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艰巨。去年,山东第三产业发展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三产占GDP比重比全国低5.7个百分点,有6个市的占比低于30%。今明两年,山东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压力依然较大。
部分市没有完成节能进度目标。全省有5个市“十一五”前三年万元GDP能耗降低进度没有实现时间与任务同步,有1个市甚至三年累计降幅还不到7%,这些市今明两年节能工作压力很大。
同时,山东省的节能基础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部分市节能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建筑节能配套措施不健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进展缓慢;企业能耗统计、监测、计量等基础工作滞后,难以适应节能监管需要。
六管齐下降能耗促发展
根据山东省节能办的规划,今年下半年,山东省将采取六项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节能目标。
结构节能作领衔。进一步强化源头控制,严格执行能评审查等项目建设“八项必要条件”,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投资反弹。凡是建设新增能耗量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能评审查。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切实抓好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00万千瓦,淘汰立窑水泥1025万吨、小焦化30万吨的任务。
技术节能是中枢。紧紧抓住当前国家积极推进工业调整振兴的有利时机,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切实抓好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规划项目实施,完善节能标准体系,推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扩大节能产品销售。
重点领域求突破。加快推进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落实高效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政策,组织创建高效照明产品示范村活动,确保完成今年推广450万支节能灯任务。推进交通节能,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严格执行营运车辆技术标准。
循环经济作引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通过抓制度、加快减量化、再制造、资源化、新资源和环保产业等循环产业发展,努力壮大循环经济规模,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重点抓好10个资源再生利用示范企业、20个资源再生利用示范项目。
强化依法节能。深入贯彻节能法,加快完善节能配套法规体系。据了解,今年山东省将抓好52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实施,严肃查处节能违法行为。
节能机制更完善。山东省将进一步强化节能考核问责,充分发挥企业在节能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推进节能挖潜增效,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支持、监督节能工作的良好氛围。
“今年下半年,我们要努力在危机中抓住契机、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全力完成今年万元GDP能耗降低5.45%的目标。”郑晓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