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方和东北部分地区反复遭受暴雨、洪水等灾害天气;同时人工成本普遍大幅上升,再加上游资炒作的影响,导致今年农副产品和蔬菜价格居高不下,涨幅较大。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报道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涨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而且,今年蔬菜价格上涨呈现出北方蔬菜价格涨幅高于南方,茄果类蔬菜涨幅高于叶菜类,季节性上涨时间从往年10月份提前到今年的6月份,蔬菜价格涨幅高于食品价格上涨水平等特点。
据东北网11月23日讯,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22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对28种主要食品价格调查监测数据显示,与10日前的监测结果相比,价格上涨的有13个品种,上涨幅度最大的白菜涨幅达到25.4%,鸡蛋、大米上涨幅度1.6-2.4%,猪肉上涨幅度9.2%,持平的有15个品种。
2010年10月较2009年10月同期各类蔬菜的价格涨幅普遍达到60%以上,最高涨幅达到160%,最低涨幅亦近50%;米、面、油、蛋的上涨幅度最高达50%,最低涨幅宜23%以上。
面对全国粮油肉和蔬菜等伙食物资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为保证降低伙食成本,采购中心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食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根据物价上涨涨幅较大较快的形式,采购中心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饮食原材料成本和采购成本:1.在采购方式上,尽量做到集中出车采购,减少重复出车,降低油耗;2.制定周全的市场调查计划,将所有原材料分门别类,对其进行有计划的调查市场价格,并将调查价格与购入价格及时对比;3.要求采购员采购时,尽量走全市场,多家价格询问和质量比较,再购买质优价廉的产品,尽最大努力降低原材料价格成本支出;4.采购中心每日整理当日购买的所有原材料的价格、数量、规格等数据信息,并当日传递到集团采购管理科、饮食部等部门主动接受各部门对采购价格等信息进行监督反馈;5.根据价格上涨,不间断的对价格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比较,在预测到价格上涨之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部分原料进行提前购入或提前预存。例如:在9月末,根据淀粉的价格持续上涨,提前预订出6000斤,在价格成本上就降低了近6000元。又如,8月份预测到大米价格上涨,经请示集团领导,通过与供应商协议预购的300吨大米,按照目前市场上价格最低最普通的大米2.10元/斤的价格计算,价格成本就降低了最少9万元。
饮食部和采购中心针对当前物价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将持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降低饮食原料的采购成本,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原料,保障正常伙食供应、稳定物价等做好本职工作。食堂各餐厅也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厉行节约,控制水、电、燃料、食用油、盐、调料及食品原材料的合理使用,杜绝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