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大学食堂办婚礼引热议

作者:日期:2011-06-07来源:

 

  端午假期,一对新人在北京某所大学的食堂五楼举办婚礼,引起了广泛争议与讨论,有不少人认为,大学应该是去商业化的,豪华林肯等婚车驶入学校,有点与大学校园的氛围格格不入。当然,也有人表示,学校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也是个充满人文关怀之地,对校园内婚礼不妨“正读”,把学校最人文的一面亮出来,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支持:不妨正面解读校内婚礼
  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该校研一学生与其大三女友的订婚仪式,在校内引起轰动。这样的现象,其实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的。
  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谈恋爱总是要结婚的,我们何不成人之美?更何况,从结婚的大学生年龄看,也没有跟《婚姻法》抵触,学校也没明文规定学生不能在校内举行“婚礼仪式”,又何必对此耿耿于怀呢?
  不得不承认,学校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同时,也是个充满人文关怀之地。进入新时代,学校不能总是板着面孔让学生学习再学习,而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尊重他们追求真情的权利。随着人们观念的开放与成熟,大学生校园谈恋爱和结婚也不见得会影响学业了。相反,一些人有了关爱,可能就有了力量,学习会更加勤奋和努力,效果也会更好。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与其说大学生不务正业,说学校管理混乱,或者拿校园的神圣说事,不如给予足够的“正读”,把学校最人文的一面亮出来,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评判:板子不能打在食堂身上
  高校食堂承办婚礼,该不该?目前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校五楼餐厅经理就道理铿锵地说,“餐厅是对社会开放的,可以举办婚礼、婚宴。”而大多学生则表示:“豪华林肯等婚车驶入学校,与大学校园的氛围格格不入。”众多网友甚至将此举上升到“商业化”的角度,和前段时间“真维斯楼”相提并论。
  按道理来说,在高校食堂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的大背景下,只要是私人投资承包经营的高校食堂,追求经济利益和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但凡其伙食标准适中、饭菜质量上佳,搞点花样翻新的“婚礼”亦应无可厚非。想想看,在平时,各高校食堂不也经常鼓捣些“同学聚会”、“生日Party”之类的“特色经营”嘛,甚至还被冠以贴心服务被学子大加吹捧呢。
  而“此要得彼却要不得”,事情闹出这么大动静,引发学子强烈反弹。我想离不开两个原因,一则,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从天而降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给惊着了,遂不满。二则,又是加长林肯,又是黑色奥迪,太过招摇的“婚礼进程”,破坏了中国高等学府独立严肃的风气氛围,招致非议。
  说到底,这事跟“食堂”的关系不大,关键在于高校管理者前期的功夫没有做足。一来,其天真地以为把“食堂”承包出去了,就可以“万事无忧”了,殊不知,食堂的欠妥举动,学生都会把账记在高校头上。二来,其似乎也没考虑过,将推向市场化的经营活动与教育自身联系起来。
  换句话说,这事假如高校提前介入,效果就会“大有不同”。比如,其将这一似乎“出格”的行为,明确周六、周日才会办,并且事先就广而告之,估计不会引起莘莘学子们这么强烈的心理反感。再比如,假如其把这场婚礼,当成一场生动的社会实践课,让学生们拓宽一下知识范畴,顺便学学司仪的说话艺术,体会体会应用语言学的玄妙之处,也就犯不着像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那样,耗人耗力到课堂上去“模拟婚礼”了。“一石击二鸟”的大好时机就这样放过去了。
  对于高校食堂办婚礼事件,舆论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其中缘由,温情脉脉的道德逻辑抵不过趋利避害的市场逻辑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这事错并不在“食堂”,如果具有未雨绸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理念,何尝不可?
 
反对:经营对象最好别社会化
  “只要不影响学生就餐,在高校食堂举办婚礼很正常。”照这样的逻辑,只要不影响学生的休息,学生宿舍做新人的洞房岂不也很正常?长此以往,恐怕既会影响学生的就餐,又会影响学生的休息。
  高校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指的是经营者的社会化,而不是经营对象的社会化,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不应忽视,那就是服务对象只能是学生。高校的资源是一定的,对外多了一分,对内就少了一分,最终肯定会伤害到学校师生的利益。让社会人员挤占高校内部的资源,显然是不合理的。
  大学食堂存在的目的是为在校师生提供方便,从国家税收、工商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本身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当然应该以服务为第一目的,而不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
  而且,从学校安全的角度讲,任由豪华车队在校园出入、鞭炮在校园里燃放、新人的亲朋在校园里穿梭,显然会增加交通事故、民事纠纷的风险,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治安问题。国内的大学校园一般都相对封闭,校内的保卫机构就能够满足日常对学生的管理需要,而一旦有过多的社会人员进入,显然会使学校治安问题复杂化。
  在学校食堂举办婚礼,只不过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一切向钱看的一个缩影。今天可以在食堂举办婚礼,明天就可能把宿舍当成洞房,后天也许可以在教室举办舞会,而且还都打着“不影响学生”的借口,这显然不是社会化的本意。
 
延伸:高校商业化发展的信号
  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校食堂办婚礼会破坏大学氛围,而学校相关负责人认为只要不影响学生就餐,在高校办婚礼很正常。只是,如果按照学校负责人的说法,如果学生能够排队就餐或者食堂依旧能够提供可口的饭菜,那么食堂就不涉嫌渎职,是否承接婚礼就完全可以自主决定了。
  食堂承接婚礼,只能说明食堂“耐不住寂寞”,为利益驱动下的结果。学校食堂本应是为学生服务的,具有非常明显的公益性。也就是说,为了保障学生的基本饮食生活,学校必须在适当程度上遏制食堂过分引入商业化机制,比如稳定食堂物价等等。在短期内看食堂承接婚礼与学生就餐毫无关联,但是,一旦食堂开始重视商业利润,那么食堂面对金钱诱惑的可能作为就是提价,这实际上还是损害了同学们的利益。
  而事实上,高校的商业化发展已经远不止步于食堂。大学过分强调“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日益加重的功利心, 以及学校浓厚的商业气息好似老生常谈,而不久前,清华大学黯然摘掉的“真维斯楼”标牌,让我们再一次真实地触摸到学校商业化吹响的号角。
  其实,我们不必对食堂承接婚礼过分讨伐。它应当只不过是高校商业化发展显现出来的冰山一角。不过它给我们传递的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让我们反思:静心于学术科研的“纯净”大学与市场接轨面向社会的大学哪一个更具有生命力?如果作为人才素质养成阶段的大学都在商业时代耐不住寂寞,那么我们到底要建一个怎样的大学?我们到底要如何培养我们未来的人才?
 
建议:承办婚礼不如承办高考
  大学一味追逐商业化,甚至于连婚礼都承办,让人看到的是大学为五斗米而折腰。当然啦,庞大的债务已经让大学无法挺直脊梁。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给奶就是娘啊!那么,大学不妨尝试“站着挣钱”。
  诚然,高校之所以会有庞大债务,是因为大学一味地贪大求全,盲目建设。可既然高校的硬件设施取得了高速发展,与其承办婚礼,倒不如承办高考。毕竟,大学之大意味着可以容纳很多考生,能起到减少考点的作用,组织与管理高考就会变得更容易。除此之外,大学之大还能方便家长接送考生,起到为交通减负的作用。大学承办高考,既为社会减负,也能降低社会成本,一举多得。既然高考阅卷点就设在大学,那么,把高考的考场也放到大学校园,显然会更好。众所周知,每个参加高考的考生都要交纳少则数十、多则上百的高考考试费。大学承办高考,继而赚取承办费,不是比承办婚礼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