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后勤信息专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校对接”正式签约 东台“菜园子”直供我校“菜篮子”

作者:nxdhqzgs日期:2012-03-22来源:

 

3月2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与东台市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式签署“农校对接”蔬菜采购项目合作协议。江苏省教育厅安稳处副处长张虎成、我校副校长蒋建清、省高校伙专会主任兰家勇,东台市三仓镇镇长王厚雨、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王青等出席,南京市兄弟高校后勤部门负责人,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监审处、财务处、总务处、学工处、后勤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会。签约仪式由后勤总经理蒋元春主持。
 
  每天二次检测,安全新鲜放心
  学生食堂伙食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确保价格稳定。省教育厅安稳处副处长张虎成指出,“农校对接”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应急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据三仓镇镇长王厚雨介绍,东台市三仓镇是全省高效农业主产地,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三仓镇优秀农民合作社代表,涉农1万多户,辐射规模20000多亩,被江苏省农林厅命名为省级“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社。
 
  “农校对接”后,一方面实现了“双检测”,合作社先检测并每周出具当地及市场检测报告,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安全,后勤每日对所供蔬菜进行第二次检测,进一步提高了蔬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农校对接”由合作社直接供应学校食堂,减少了蔬菜运转的中间环节,更有利于保障蔬菜的新鲜和营养品质。经过合作社的粗加工,蔬菜的使用率可达到90%以上。
 
  张虎成副处长说,希望高校食堂能逐步探索并建立一种可追溯源头的鲜活农产品采购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校对接直供长效机制。
 
  保障菜价稳定,已试运行三月
  目前参与“农校对接”的主要是我校3个由后勤服务总公司自营的学生食堂。这3个食堂每天约供应12000人次就餐,每天蔬菜采购量为3000-4000公斤,50多个品种。
 
  从2011年暑期开始,后勤实地调研了六合、浦口、东台、苏州等地的大型蔬菜基地,最终选择了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初步合作,并从2011年12月1日开始试运行,至今已有三个月。“农校对接”以来,供货总价降低10-15%。在一些蔬菜产量大、价格低时,这3个食堂能面向学生供应每份0.3元、0.4元的蔬菜,如近期的大白菜、包菜等,且每餐不间断供应,而此前最低价是每份0.5元。
 
  蒋建清副校长表示,我校对学生伙食十分关心,对进一步做好“农校对接”工作,他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是要通力配合,严格监管,切实保障学生利益;三是要做好前期准备和中期调研工作,及时反馈洽谈,做到“产有所需,需有所供”。
 
  学生村官牵线,供需对接双赢
  合作社社长王青表示,“农校对接”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尝到了蔬菜直营的甜头”。而为供需双方牵线人不是别人,正是我校毕业生万俊波。
 
  万俊波是江苏省2010届大学生村官,现为三仓镇兰址村党总支副书记。虽然本科学的是电子,但上任一年多来,他抓紧自学农业知识,跟着农技人员下村入户开展科技知识辅导,还尝试给大棚做了套智能测温报警系统,和当地农民打成了一片。特别是在帮助农户销售蔬菜方面,他发挥特长,广泛了解市场信息,提出了蔬菜直营、品牌建设、网上卖菜等拓宽销售渠道的思路。在万俊波和王青的共同出资谋划下,合作社与南京天盾公司开展“农超对接”,签下了一亿元大单,而我校则成为“农校对接”的第一家客户。“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农户种植的蔬菜在24小时内直接送到我母校的食堂,我真的很开心。”万俊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