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的阴雨天气之后,7月2日,绵阳地区开始了一场强降雨,持续几个小时的降雨雨给学校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7日2时18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后勤小型工程维修办公室的宁静:“生命科学院实验教学鱼塘受灾,请快派人来抢修!”
门外,大雨如注。险情就是命令,集团副总彭刚立即召集人员,赶往现场查看。在现场,抢修人员看到,沿鱼塘堤边的一大片植物已经倾倒,大雨引起鱼塘暴涨,不断冲刷堤岸,鱼塘面临溃堤险情。
彭刚知道,生命科学院教学实验鱼塘目前正在进行鱼苗培育。一旦鱼塘决口,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抢修方案迅速在他脑中形成。彭刚一方面联系抢修设备,一方面组织人力,将木桩、铁锤等设备运到现场,并迅速确定了打桩位置。人员和设备到位后,一场鱼塘保卫战在暴雨中展开。挖洞、立桩、拉线……一个个环节有序紧凑。汗水、雨水、泥水混成一团,抢修人员的衣服裤子全都湿透了。
大雨中,抢修队员的电话轮番响起,询问抢修队员:“还没完吗?家里的晚饭已经热了2次了。”可他们的回答都是“马上就好,我们完成任务再吃饭。”生命科学院的老师说:“看到他们,我就放心了。”
晚上9时许,经过3个小时的抢修,确保了生命科学院教学实验鱼塘无重大经济损失。
大雨中,后勤人的身影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再次生动诠释了后勤人优质服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