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民调:51.7%受访打工者年后不愿回原单位工作

作者:日期:2013-02-06来源:

 

       各个行业的基层打工者们今年是否回老家过年?过完年,他们还会回原来的城市和单位吗?对于企业来说,过年前后人手够用吗?
       近日,面向我国基层打工者的手机招聘平台大谷打工网,对13578位实名注册用户的调查显示,66.8%的打工者回老家过年。26.6%的打工者表示年后不会回原先的打工城市工作,51.7%的打工者年后不愿再回原单位。
       受访者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年龄为24.7岁。其中38.2%的人工作3~5年,34.1%的人工作1~3年,15.5%的人工作5年以上,13.2%的人工作1年内。本次调查同时以线上调查的形式,访问了3095家企业,涉及电子制造、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物流配送、房地产销售、物业安保等多个行业。
       在不回老家的打工者中,36.2%的人表示是“过年钱多,愿意留在企业上班”,27.3%的人表示是“回一趟老家成本太高”,25.7%的人表示是“年前工作容易找”,21.9%的人说是“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18.3%的人是“没找到对象,怕父母唠叨”,17.2%的人表示“车船票太难买”而不回家。
       由于返乡打工者数量庞大,每年年前外来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城市,都会出现用工短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张翼指出,目前大量基层外来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不是长期的。雇主认为员工年前请假较为普遍,所以倾向签约10个月左右。年前一些制造企业和大城市的家政、宾馆、餐饮等服务业员工工资上涨幅度也会增加。
       为留住打工者,不少企业使出“浑身解数”。调查显示,52.1%的企业会适当延长工作时间,45.8%的企业会加快轮班频率,33.6%的企业会尽量说服员工晚些返乡,29.4%的企业会提高工资福利留住员工。
       对不回家过年的员工,企业有什么工资福利措施?调查中,87.1%的受访企业称会安排年夜饭,50.6%的企业会提高加班费,45.4%的企业安排节后补休,41.2%的企业会给员工红包,32.4%的企业会组织娱乐活动。
       采访中,多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与专家均表示,企业人手不够在年前只是“用工短缺”,如果不加以重视,年后真正的“用工荒”将要来临。调查发现,51.7%的受访打工者年后不愿回原单位工作。84.4%的企业忧虑年后人员流动问题。其中35.1%的企业表示,有员工提出春节后将不再返回企业上班,人数还不少;49.3%的企业也遇到同样的情况,但人数不多;只有15.6%的企业没有收到员工这样的申请。
       为什么打工者年后不愿回原单位工作?受访者给出的原因依次为:工资太低(35.8%)、工作发展没前景(25.2%)、想换行(18.9%)、工作枯燥(10.3%)、和老板同事相处不和睦(1.2%)等。
       一位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士介绍,当前整个人力资源市场最流行的就是小时工操作,一些劳务派遣公司都倾向企业按小时付款,他们从中抽取一定的利润。很多企业只顾旺季完成订单,不用为小时工缴纳社保,旺季结束也不管工人去哪儿了。企业用工短工化无疑加剧了年后等时间段的“用工荒”。
       调查显示,26.6%的打工者表示年后不会回到原先的打工城市工作。41.5%的人说,这座城市只是他们打工赚钱的地方;35.8%的人认为可以在这里实现个人理想;17.4%的人说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还有5.3%的人表示,对这座城市“非常排斥,不愿意再待下去”。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指出,“用工荒”背后有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已经影响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企业招工难和工资上涨首发于2003年。当年我国实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供给政策,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指标不匹配,于是推动了房价上涨,房价上涨又推动工资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但是,一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速度没有相应增加,打工者工资上涨的速度没法弥补生活成本上升,所以不愿意在城市待下去。一些企业技术进步了,但这种活儿通常又是基层打工者干不了的。所以,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技工荒”和“普工荒”并存的局面。
       新的一年,打工者们信心指数如何?42.8%的打工者认为,只要用心工作前途就会大好;22.3%的打工者感觉会平平淡淡,没什么大起大落;27.5%的打工者称很迷茫看不到未来;7.4%的打工者表示再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
       “打工者会用脚投票,城市和企业对他们不够好,他们就会走。”陆铭认为,解决“用工荒”要从户籍、土地制度上做根本改革,应打破户籍制度藩篱,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和培训的支出,缩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劳动力的素质,这也是经济转型的根本所在。
       “劳动用工制度涉及一个国家的安宁和发展。”叶裕民说,对于企业来说,缓解“用工荒”需要建立制度并严格执行,比如规范地与员工签订协议、为员工缴纳社保、生产过程中人性化管理、建立面向所有员工的培训机制,使员工能力和工资随着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也因此赢得效率和竞争力,这是员工和企业共赢的政策。“用工荒”不是只靠企业就能根本解决的,城市需要建立系统的外来打工者市民化的通道。现在大量外来人口非常盲目地在城市流动,亟需建立系统的外来人口市民化制度,包括基础教育、住房、社保、就业培训、创业激励、高考制度和社区环境,缺一不可。这是国家和时代的大难题,也是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任务,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