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校园建设经验与案例

南昌大学:发挥高校综合优势 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作者:日期:2013-04-02来源: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 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南昌大学 曾晓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中央应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的新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节约型绿色校园是高校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南昌大学紧紧围绕这一战略要求,“率先师表”,充分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持续深入推进绿色校园建设。
      一、引入绿色、低碳理念建设生态校园 
      2003年,南昌大学启动了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名园工程”, 引入绿色环保理念建生态校园。南昌大学在新校区规划时,就特别注意依照自然条件进行建设,保留原有的山林坡地,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在新校区建设之初,下水管道建设实行雨污分流,使雨水经过沉淀成为景观用水,提高了雨水的利用效率,同时采取BMPs(最佳管理技术)模式,通过缓坡、渗滤等生态工程技术减少地表水流的冲击带来的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净化了水质。雨水的分离减少了污水的总量,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学校明确了“就近取水、集中取水”的绿化用水制度,校内120万平方米的绿地全靠雨水、湖水养护,每年可节约用水10万立方米。 
      二、制度创新、科学管理,有效推动节能降耗
      为推动建设绿色校园建设,2007年,学校制定了《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见》。为将学校措施落到实处,后勤管理处对原来的管理体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改革措施,并以制度为保障切实加强绿色校园建设。
      1、推行水电管理改革,水电节约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和新校区建设的完成,学校用水用电量急剧攀升,水电费用急剧膨胀。水电费用的增加,既有学生人数增加、教学设施改善而带来的发展增量,更重要的是,也有管理体制的原因。过去,学校水电管理实行学校统包统揽,收支都是学校负责,水电管理委托单位没有管理目标,各单位水电使用也没有限量,因而,水电管理委托单位、水电使用单位节约水电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直接导致了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单位空调长开、电灯长亮、龙头长流,甚至学校外面的人长期偷接学校水、电现象也无人过问。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2007年学校对水电管理进行了重大改革,出台了《南昌大学水电管理暂行办法》、《南昌大学水电费定额包干及收费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水电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权、责、利,根据“节支留用,超支不补”及 “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实行水电指标总额承包。这一新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各水电管理、使用单位积极性,收到明显成效。2007至2008年度与2006年至2007年度相比,用电下降3257977度,下降比例为7.52%;用水下降1982655吨,下降比例为25.4%。与上一年度相比,水电总费用下降5545465元,下降比例为13.7%。水电管理改革引起了学校各单位、部门及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自觉节约水电使用、主动减少浪费,营造了一个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氛围。同时水电管理改革也调动了后勤集团水电中心的积极性,中心在进一步完善水电计量设施的同时,加大了对偷水窃电行为的查处,有效堵塞了漏洞。
      2、改革用车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使用学校资源
      为提高学校车辆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学校分别于2005年、2006年对学校的交通车和学校小车的运营、使用进行了改革。
      一是改革交通车运营模式,变过去学校统一派车、学校统一结算费用为后勤集团实行运营费用总承包,教职工购票上车,后勤集团自负盈亏。这一改革调动了后勤集团的积极性,后勤集团运输中心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校车班次及线路,减少空车、空座现象,既保证学校办公、办学车辆正常使用,同时又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学校车辆资源,其成效明显。据了解,我校和有的兄弟院校相比,我校在教职工人数更多、路线更长、车辆更少的情况下,运营费用节约1/5左右。
      二是对学校的小车管理、使用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南昌大学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试行)》,《南昌大学公务用车经费定额管理办法(试行)》。学校将各单位使用的公车全部实行集中管理,各单位付费使用公车,由后勤服务集团运输中心承担。2006年,公车改革时,全校共上交车辆92部,其中按政策保留24辆,上交68辆,26辆实行拍卖和报废。此举减少了因各单位大量占有公用小车带来的资源浪费,各单位用车按需使用,使学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使学校的车辆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
      3、加强科学管理,减少浪费现象
     (1)定期检修水电设施、设备,及时维(抢)修,对偷水偷电的行为进行了强有力的防治,有效防止跑冒漏现象,努力降低水电费用。2006年,后勤处利用测漏仪、金属探测仪等先进手段对青山湖校区整体进行了一次自来水地下管道的测漏和管线图测绘,测出大小水管破裂17处,据测算,为学校因自来水管线漏水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2)校园内中央空调、路灯、水泵等大耗电量公共设施采取定时、分段和声控等管理,节约用电。例如校区内所有路灯依据不同季节开闭,照明时每隔1盏使用,夜晚11点半学生寝室熄灯后,路灯每隔2盏使用;加压水泵也是定时使用,夜晚11点半学生休息后,主水泵关闭,直至第二天凌晨6点重新开启。
      三、科学规划,推进实施绿色校园建设重大工程
      学校重视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积极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能耗监管平台示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重大工程。
      1、实施无负压供水设备改造
      青山湖校区南校区家属区、青山湖北校区教学区以及青山湖北校区家属区原供水状况是将市政自来水经二次加压到各建筑物用户。2010年,学校对青山湖校区南校区家属区、青山湖北校区教学区以及青山湖北校区家属区的供水进行无负压供水改造。采用无负压设备供水后,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原有的压力,可节约电力,减少学校供水成本;由于采用无负压设备供水后,不需要水池,不占用土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也减少了二次加供水的安全隐患。现青山湖校区使用无负压设备供水系统每年可节约二次加压所需电费用达40万元。
      2、建设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
      2009年底,学校成功申报到财政部、住建部第二批全国节约型校园建设“能源监测平台”示范学校,获国家财政补助400万。平台于2010年开始施工建设,于2012年10月通过住建部专家组验收。目前,南昌大学一期能耗监测点已完成施工,监测点覆盖前湖校区所有建筑物,共计87栋,平台内安装电能监测点共计2166个,水能监测点共计159个,气能监测点共计10个。
      能耗监测平台建成后,能实现能源实时监测、能耗查询、能耗分析、能耗结算、能耗公示、能耗报警、能耗审计等功能,实现了实时监测和随时查询系统内建筑的耗能情况,为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提供数据支撑,有利于我校进行能耗的变损分析、线损分析,以及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的情况,对我校进行节能改造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3、建设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2010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住建部“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获财政部资金补助800万元。南昌大学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为500KWp,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采用230Wp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另外为了比较各种不同技术电池组件用于教学和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屋顶还采用了130Wp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250Wp准单晶太阳能电池组件、250Wp P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250Wp N型单晶硅天阳能电池组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示范作用。本系统设计运行寿命25年,总体效率为 80%,一年可发电大约44万kWh,可节省购电成本近 27 万元。该项目于2011年施工,现已完成施工安装,正在等待验收。
      4、开展建筑节改造项目
      2012年,学校再次申报到财政部、住建部公共建设节能改造补助资金400万元,拟两年内完成我校20万平方米的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四、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节能新产品的应用
      节能改造技术的运用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另一重点,直接关系到学校能耗规模控制和运行开支减速少。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节能技术改造,寻找节能技术与学校日常服务的结合点。
      1、安装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2003年新校区建设之初,学校所在前湖校区学生公寓均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又环保。太阳能热水以无烟、无毒、可无限重复使用的天然环保能源—太阳能为主动力,在冬天太阳光照不足时再以天然气辅助加热,每年节省了大量能源消耗。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学生公寓太阳能热水系统共安装13.4万支聚热真空管,可产热水约1005吨,依靠太阳能平均升温约28度(太阳能热水平均温度约43.8℃,自来水平均温度约15.8℃,升温28℃),全年学生使用热水按285天计算,则每年节约费用约500万元(和使用天然气比较)。即使按学生每天最低热水用量400吨,全年实际辅助加热150天计算(最保守估算),每年节约费用约100万元。
      2、安装路灯系统节电装置
      南昌大学前湖校所有路灯都安装了路灯系统节电装置,根据不同季节,设定自动关开灯时间,有效地节约了路灯用电。以环正气广场路灯为例,经过测试,每盏路灯每日可节电0.75度。校区目前有路灯185盏,以照明用电0.627元/度计算,仅路灯全年可为学校节约用电50643.75度,电费31753.63元。
      3、安装LED节能灯具
      2010年学校投入21.96万元将61盏400W高压纳灯更换成120W的LED照明路灯的基础上,2011年我校又投入81.8万元,将4杆高杆灯,共计82盏400W高压纳灯更换成189W的LED照明路灯,将图书馆3263支36W的T8灯管更换成18W的LED灯管,还更换了167盏8W LED景观灯,大大节约了能源。
      4、大量使用其它节能新产品
      ①使用智能IC卡进行水电管理、热供水管理和收费,变被动节约为主动节约。如学生浴室采用IC卡智能用水系统,人均一次洗浴用水可由原来的400升降至50升左右,大大降低了用水量。
      ②大量使用节水龙头和节水阀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普遍采用延时自闭水阀,医学院校区部分公寓和教学楼还安装了红外感应式冲水装置,减少“长流水”现象。
      ③安装了红外线节电器、安装光、声控灯,杜绝了白天长明灯现象,既起到了节约用电的作用,也方便了管理。据测试,和未装红外线节电器的教室相比,节电约45%左右。
      ④所有学生公寓共计安装了130台直热即开型节能饮水机,该节能饮水机给学生提供安全饮用开水,避免千沸水。直热即开型节能饮水机可以随时用水立即烧开,关闭龙头进水即停止,电源也随即关闭,真正实现了无千滚水、无阴阳水、无需保温、即取即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的目标。
      五、打造节能科研平台,增强节能科技研发实力
      学校充分发挥材料、电子、建筑节能等学科优势,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光材料研究与应用、汽车电子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等节能科学研究平台,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夯实技术基础,增强研发能力。2008年10月,学校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太阳能光伏学院,并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学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同年,“南昌大学奥中建筑节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心致力于建筑技能材料、建筑物理与环境、一体化节能建筑、建筑节水与回收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材料和工程项目提供先进理念和技术支持。2010年10月,学校与南昌市共同承办中奥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高峰论坛,并分别与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多瑙大学、维也纳工业大学等三所高校签署科研合作备忘录,与上海奥中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建筑节能材料研发和应用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汽车创新动力能源项目建设,现已开发出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的电动汽车动力模块,电机控制系统正在调试阶段。2009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视察学校时,对学校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昌大一号”这一成果在增强自主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具有的重大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电动汽车动力模块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建设。
      六、推进节能成果转化,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
      南昌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带动作用,围绕企业、社会节能发展需求,加大应用技术研究力度,深化与企业、地方政府的节能项目合作,转化节能科技成果,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提升了对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力。学校以南昌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组建的高科技企业--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具有“硅衬底发光二极管”自主知识产权的LED生产企业。LED光源由于其节能减排等众多优势将逐步取代白炽灯等其它光源,这是对新型照明产业的巨大贡献。目前,新型半导体绿色照明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南昌市路桥亮化工程及大型建筑照明。LED、光伏、太阳能系列技术也已列入江西省委、省政府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2011年1月,学校在宜春设立了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宜春分园暨南昌大学锂电及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学校与企业、地方政府的科技项目合作,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型硅衬底LED全彩显示屏、电动汽车动力模块建设和建筑节能材料等低碳节能项目成果,在2009年11月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7部委和江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上深受好评。与此同时,学校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投产,并已获得全国各地订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校园,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南昌大学在快速发展中始终坚持以节能环保理念治校育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传扬节约风尚、研发先进技术、采取节能措施,在学校内部建设、运行管理各个环节,全面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校园,使学校成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践行者、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