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校园建设经验与案例

淮南师范学院:分步实施节能监管平台建设

作者:日期:2013-08-27来源:

实事求是 因校制宜 分步实施节能监管平台建设
淮南师范学院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六日)

 

      一、学校节能工作基本情况
      我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学校。校园占地面积 1216 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8万人,在教职工1千余人。
      新本院校,如果“坐、等、靠”,永远不可能在节能工作上有突破。如何突破观念和经费等双重制约,是学校节能工作需要迫切解决 的重要课题。
      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创新节能工作思路,确立了“创新模式,不因缺钱而少为;技术引领,不因难为而小为;因事制宜,不因事小而不为;不断进取,不因显效而停为”的节能工作理念,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特点的节能新路子。
      自2009年以来,共投入了492万元进行节能改造,主要有:
      第一、创新模式,不因缺钱而少为。
      在学校没有投入资金情况下,采用多方融资的方式,借船出海,完成了264万元的学生浴池、食堂、开水房三大项目改造。
      第二、因事制宜,不因事小而不为。
      根据学校资金状况,我们从小处着眼,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新产品,加强老旧线路改造,在用心试点和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节能技改项目。实施这些小项目14项,学校仅投入73万元。
      第三、技术引领,不因难为而小为。
      按照“科学决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逐步完成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学校先后投入86万元建设了校园综合节能监管平台。
      通过节能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目标。学校2010年总用能量1858吨标煤,2012年为1661吨标煤,总量下降10.6%,生均下降19.02%;学校2010年总用水量107万m3,2012年为87万m3,总量下降18.7%,生均下降26.37%,成效明显。
      下面着重介绍我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相关情况。
      二、因校制宜,科学建设节能监管平台
      第一、平台建设背景
      1、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需要
      节水节电工作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贯彻教育部和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对校园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审计和公示,对部门和个人用能实行定额定量管理,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建设节能监管平台系统。
      2、提高水电管理水平的需要
      一是在水电管理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后勤管理人员,大大影响了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面积的和建筑面积的不断增长,依靠传统的“三勤”(手勤、腿勤、眼勤)无法满足校园节能管理的需求,无法为及时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二是费用回收不及时,回收率不高。由于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撑,且学校用能关系复杂,生活、办公、科研、场馆、商业等各种用能性质不同,分散性强,很难实时汇总,依靠人工很难真正进行合理的结算。
      三是无法及时发现的水管的漏水和大功率电器彻夜未关现象,由于水管位于地下,水管漏水一般都是好多天后才被发现,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另外,部分彻夜未关闭的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无法及时发现,造成电资源的浪费。
      3、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和公示的需要
      对校园建筑进行能耗统计是开展节约型校园的首要环节,通过如实统计校园各类建筑的能源消耗数据,比较分析同类建筑各类能耗数据,挖掘各种资源的使用潜力,及时发现各类能源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为节约各类能源提供数据依据。因此节约型校园能耗统计工作必须坚持真实性、准确性、实效性原则。
      第二、平台建设面临的主要困惑
      1、功能求全→费用大、不实用、难维护;监管求细→费用大、用不好、难见效;求全求细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费不充裕、人机不匹配、标准不规范、机制不配套、效益不明显。结果是望而生畏,停滞不建。
      2、建而不全用、不好用、甚至不能用。主要表现在:功能选择不成熟、软件选择不前瞻、方案设计靠商家、建设先后不合理。结果是监控功能难发挥。
      第三、平台建设方案
      一方面,数字化节能监管平台是近年来经实践证明的较为有效的先进节能管理工具,作用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我校是新升本院校,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而数字化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项目,对于我们这样校情的学校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一次性建设。
      但是学校没有“坐、等、靠”,按照“科学决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对于新建建筑在设计时就要求考虑安装节能监管平台的需要,分类分项做好强电弱电线路安装,对于已有建筑,根据学校财力情况,“先试点、再铺开,先总表、再分表”,逐步建立了节能监管平台系统。
     学校先后到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考察,最终决定采用江南大学的管理软件方案。
      学校2010年一期投入17万元,以新建的综合实验楼作为试点,建立了系统支撑平台和电能计量监管子系统;2011年二期投入69万元,又扩充了给水管网监控子系统,并将教学楼、艺术楼、办公楼等纳入平台;今年将进行平台三期工程建设,将投入85万元,将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专家楼等纳入平台。到今年年底,我们建成的数字化节能监管平台覆盖全校70%左右的建筑,余下的建筑也将在明年完成全覆盖。
      第四、平台的管理
      我校不仅重视平台的建设工作,而且十分重视平台的日常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学校专门成立了能源管理科,在实验楼设立了能源监管中心,聘用了一名学统计的硕士生、一名学物理的本科生和一名学水电的专科生3个人专职管理。三个人各有分工,将平台管理和现场管理相结合,各司其职,保障了平台的正常运转,充分了平台的监督管理功能。
      第五、平台已发挥的作用
      平台现已正常运行,通过平台发现了一些问题,多次发现管道漏水、办公室大功率电器夜间未关闭、办公室夜间存在待机功耗等,如2013年3月13日,平台操作员发现实验楼用水波形不正常,判断管道存在漏水,迅速报修,经检查果然发现一处漏点,维修后每小时少损耗用水9m3。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
      第一、完善节能管理平台
      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划,学校要求必须在明年完成节能监管平台的全覆盖。
      第二、积极制定用电定额管理办法
      平台的建设只是我们节能工作万里长征的一小步,下一步,学校将根据平台提供的用电数据,制定用电定额管理办法,使节能工作由原来的“人管”变为“制度管”,根据“定额用量,超标付费”的原则,实现“考核到房间、监控到户端、指标到部门、责任到个人”,兑现奖罚,人人参与,使节能工作深入人心,变成一个自觉的行为。
      第三、争取尽早进行建筑能耗审计
      在节能平台建设完成后,依靠节能平台提供的数据,通过和一些有经验有资质的公司合作,对建设能耗进行审计,发现用能的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进一步挖掘节能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校节能工作虽已有一定基础,但和一些起步早、成效大的院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作为新升本院校,节能工作一方面任务艰巨,另一方面也大有可为,我们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全力推进学校节能工作上台阶、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