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是我校创建海洋大学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城校区正常运转磨合之年,学校在不断调整进步,全校师生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客观上要求后勤服务处的各项工作不能原地踏步、一成不变,而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完善服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蜕变,乃至不断成长。自从学校整体搬迁以来,各个中心也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突出重点,更勇于创新实践,推陈出新,从增加新的服务措施到提升全员的服务理念,进而提升后勤服务处的整体形象和服务境界。
蜕 变
为充分适应学校实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时俱进,自我完善,在2012年学校改革中,原后勤集团公司撤并,组建后勤服务处,机构职能也作了相应调整。机构调整后,后勤服务处继续深化社会化改革,探索多元化服务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构建“绿色后勤、信息后勤、阳光后勤、快乐后勤”。
后勤服务处既是学校后勤条件保障的管理机构,也是承担学校后勤服务的实体。新成立的后勤服务处按照“小机关、多中心”的模式,以服务保障为先,创办后勤服务实体,以契约方式管理其它社会力量提供的后勤服务,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发展、精细化服务”的后勤保障体系,为师生提供“安全、优质、快捷”的后勤服务。
目前,后勤处下辖综合科、房地产管理科、饮食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交通服务中心、物资配送中心、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中心。各科室、中心职责分明,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树立三大品牌工程
蔬菜直供点。自2013年开设以来,直供点坚持以零利润模式运营,惠及全校师生,做好了新鲜蔬菜平价供应工作。直供点供应的多数产品从宁波市场采购,品种包括蔬菜类,禽蛋类、肉类、大米、食用油、调味品类、干货类等。同时还配备两名营业员负责日常管理及销售,为教职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每日在网上实行价格公示,方便教职工及时了解菜价信息。
寒假直通车。后勤处携手舟山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为方便学生回家而专门开通了“寒假回家直通车”, 主要发往省内的部分县、市,如宁波、绍兴、杭州等地。学期快结束时,由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统一负责、安排具有营运资质的客车,并出具统一的乘车凭证,包括乘车地点、发车时间和车牌号,同时还做好姓名、联系方式、班级等信息的登记工作,以确保每位同学提前拿到凭证,平安快乐回家。
优质服务月。后勤处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优质服务月”活动,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工程,开展“星级服务部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千人饺子宴,学生钓鱼比赛,“行路之旅”,周末影院,师生保健、免费维修等活动。从而使师生对后勤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从2010年的91.32%到2012年的95.41%。
感动·大搬迁
“2个科室,5个中心,300余名职工,20辆车,日均往返120趟,日均行程4800公里,自2013年6月27日起至7月13日,历时408个小时。”这是后勤整体搬迁时一组真实的数据。
早在2012年12月,我校成立浙江海洋学院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2013年2月初,新城校区家具和设备准备进场、安装、调试等工作。
5月份,各中心准备各项搬迁细节:摸清家底,制作搬迁物品清单;设计印制“搬长峙”、“搬东湾”、“搬仓库”的不干胶标签;组织招投标、确定搬家企业,同时订购简易编织袋、打包带;准备出门单、押运单等等。
6月18日,学校本部迁建工程通过综合验收,意味着即将全面接管并正式启用新城校区,意味着搬迁工作正式启动。
6月27日到7月4日,在学生和学生宿舍搬迁过程中,后勤处积极做好车辆调度、劳力配备等协助配合工作。7月1日开始,行政、二级学院、后勤的搬迁工作启动,后勤处组成多人现场协调小组,组织100多名搬运工进行有序搬运,安排搬运卡车20多辆,每天搬运近80多车次。
6月25日起,新城校区一楼食堂开始试营业,并确保整个暑期正常营业;6月26日起,办公家具验收以及钥匙移交;7月1日起,新城校区行政中心以及其它楼群的固定电话开始移机并安装;同时交通服务中心新增大客车5辆,连同外借车辆全力投入搬迁工作;7月5日起,定海校区至新城校区的33路公交线路开通;7月13日,顺利并提前完成搬迁。
搬迁后,后勤处及时清除建筑垃圾250吨左右,添置四轮八桶车一辆和三轮保洁车六辆,并完成了新城校区垃圾压缩机的安装和果壳箱的定位摆放工作,确保了校区的整洁美观;完成了旧校区废旧电缆、电箱及其他旧物的回收,收回100万元左右资金;解决了新城校区多起突发性停电停水问题,修复了新城校区各楼宇断电漏水300多项,保障了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完成了定海校区670间学生宿舍标准化改造工作,保障学生住宿;清点并上报定海校区搬迁后需报废的家具,修整并安置较新的家具,美化办公、学习和生活环境;完成了定海校区合同到期的经营性用房租户的搬离工作,并为科学、合理规划经营性用房,突出服务师生、优惠师生的服务性功能,后勤处对定海校区经营性用房管理与经营模式作了调整。
成 长
创精品·物业
新校区投入使用至今,物业服务中心引进绿城物业管理团队,共同参与楼宇、保洁和绿化的管理,在水电、节能方面也卓有成效。
绿城物业以“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服务理念,打造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做好师生教学工作保障,提升我校后勤物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在校区整体搬至新城校区前,中心开展新校区开荒保洁工作,历时一个多月,打扫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厕所等室内外卫生,清除建筑垃圾250吨左右,营造了崭新整洁、舒适惬意的校园环境。完成校区整体搬迁后,物业工作进入正常管理状态,并将服务、文化、礼仪融于一体,不断推进统一服装,礼仪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推动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整治与维护,提出新城校区各学院学生绿化带清洁卫生包干方案并落实实施。
水电组进入新城校区,启动24小时水电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用水用电服务:启动节能减排工作,经中心对水电节能器具的比对、研究,采用新型节能设备并加强日常节能管理,合理控制校园用水用电过量;校园各处走廊、地下车库灯采用感应节能灯和部分耗电低的LED灯,并安装红外线感应器,有效杜绝了“长明灯”现象;学生宿舍楼引进空气源热水器,并做好用水量记录;水电组建立并实施典型工作票制,规范了高配人员的操作,并制定电力设备巡检图,严格要求电工组员工按照图纸所示巡检程序规范检查电力设备。
重服务·饮服
学校搬迁至新城校区后,饮食服务中心有两股新兴力量正在兴起——学生膳管会和饮服新浪微博。
学生膳食管理委员会是在校团委指导下的我校学生自建的学生组织,成立于2013年6月,以创建“有序、健康、安全、透明”的食堂工作为目的,参与食堂管理与服务,反映学生的要求和愿望,是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组织:招聘和管理兼职学生,维持每日就餐秩序,并在服务台值班,帮助广大同学解决就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失物招领等。同时膳管会结合中心实际,策划大量创意服务活动,如“后厨一日行”、“千人饺子宴”、“市场菜价调研”等。本学期拟将策划“家乡菜征集”、“食堂文化建设之桌贴设计活动”、“毕业生离校季之圆你海鲜梦”等活动。
饮服新浪微博已成为食堂与师生真诚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突出“主动贴近、真诚沟通、有效宣传”的三大特点。微博面向全校师生,倾听师生声音,关注师生需求,提供温馨服务,力求在第一时间对师生饮食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帮助,同时也为同学们宣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截至目前,中心和膳管会累计发微博数量达803条。
此外,中心在本学期还新增多项服务举措,如学生餐厅新增套餐窗口、盖浇饭窗口;早餐推出面食、蔬菜、牛奶等有益身心健康的花色品种;餐厅每月推出几个新菜肴以及各种时令食物如煲类等调节师生口味;员工提前上班擦干餐具后再摆到架子上,还替换了筷子盒和调羹盒,为师生提供安全便捷的就餐用具;中心还根据季节更替和天气变化,及时更新LED屏幕内容给就餐人员送去温暖;根据实际需要,在餐厅摆放雨具架、铺设地毯,还在教工餐厅为教职员工提供纸巾。
新保障·医疗
进驻到长峙岛新校区后,新的环境给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中心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心在这个“新”字上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
因长峙本岛并无较正规的医疗机构,医疗中心便担负起了全校师生健康守护的重任:制订并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浙江海洋学院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浙江海洋学院食品相关从业场所安全卫生检查及奖罚条例》等;新城校区实行门诊24小时值班制;在原来内、外科和五官科的基础上新增设了急诊科、化验室和理疗室;新招聘了3名护士、1名校园消杀工和1名大学生员工;新添置了心电除颤仪、急救转运监护仪、尿液化学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和X线诊疗仪等设备;新开设理疗服务,为师生常见的职业病提供颈腰椎牵引、电脑中频热治疗等理疗服务。
医疗中心为强化提升医资力量和水平,采用“送出去、迎进来”等办法,全年共派出8名医务人员到舟山医院急诊科进修学习,并请舟山医院专家为医务人员培训;新选派了5位师生参加省级红会组织的现场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去年共普及、培训应急救护4299名学生,500名学生取得救护员证书,为学生突发状况的自救互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初,中心还联合舟山市急救中心举行了一次校园急救演练。
医疗中心还携手校红十字会,共同传播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展现我校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的风采,扩大我校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医疗中心在长峙新校区宿舍楼建立了6个红十字急救站;新增了一名大学生员工负责红会工作的具体事务,在红会学生干部中选举出8人组成会长团,共同管理两个校区的红会工作。
做专业·交通
学校搬迁后,交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以专业化推进扁平化提升中心管理水平。
建立车辆档案,实行一车一册,详细记录每辆车的油耗、里程、保险、驾驶员证件等,便于查阅;增加车辆10辆,中心现有车辆18辆,其中大客车6辆,中巴车3辆,小车4辆,面包车1辆,货车3辆,保证各部门用车。
驾驶员队伍不断壮大,中心现有驾驶员13名,为充分考虑师生用车,中心每天均有1-2名驾驶员24小时值班,承担学生因病等突发事件用车任务,为师生提供了出行保障;去年11月份起,16名员工统一着装,并佩戴标有“海院交通”的工作牌上岗,接受乘车人员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保用房 ·房管
房地产管理科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更关系着师生的切身利益,为合理调配资源、快速满足学习工作需要,房管科做了大量细致工作。
根据学校新城校区行政办公用房分配方案,对学校学生宿舍架空层现有各类用房进行了统一分配,包括教职工周转用房、社团用房、后勤员工住宿、安保、博浪、乒乓房、健身房、体测房、教师健身房等房屋。
2013年共为24位教职工提供周转用房,完成全校32位教职工住房补贴测算、报批工作;为我校32名单身教职工提供购房借款;为29名引进人才安排住房;为224名教职工发放1~6月份租房补贴。同时,为满足在校教师购房需要及学校引进人才计划,经过与城建中稷(浙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两年的接洽,房管科组织近百名教职工参与绿城长峙岛香樟园二期17幢团购的现场选号,当场选定团购房72套。
在保证有序做好长峙校区设施配置的同时,房产科还对全校资产进行了一次清查、调配和梳理。据统计,学校43个部门、单位需调配的家具共计58546件。其中可用家具中,不搬迁家具数量558件,搬长峙校区家具数量9720件,二次调配家具数量2763件,拟调东科学院家具数量17292件,拟调萧山科技学院家具数量2290件,拟调普陀科技学院家具数量3206件。同时清理报批了一大批旧家俱,对学校十多年以来的资产作了一次彻底的清查。
抓源头·配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从源头上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卫生,物资配送中心对食品来源高度重视,并制定和实施了多项举措。
采供组组织实地考察小组,前往宁波市场和定海市场考察比对,严查供应商“三证”,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资质证明,对供货商经营场地的卫生状况进行一系列细致检查;与此同时,采供组还与广大供应商签署质量保证书,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潜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仓库、蔬菜直供点明确进货渠道,并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证件,做到质量保证,使用放心。积极做好防火防盗,及时做好发霉变质物品的清理与预防工作。
完善街面房巡查制度,对于餐饮类店面卫生是否达标,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进行严格检查,对于校内超市食品安全卫生和进货来源进行详细盘问,及时排除隐患,努力创建安全校园,卫生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