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后勤信息专区

苏大教服集团:以优质服务点亮世乒赛——苏大教服集团服务世乒赛系列报道(一)

作者:sudajiaofu日期:2015-06-01来源:

 以优质服务点亮世乒赛

——苏大教服集团服务世乒赛系列报道(一)

要办好一场完美的体育盛赛,除了努力拼搏的选手、热情观赛的观众,宽阔明亮的赛场、干净整齐的看台也是必不可少的。优美的赛场环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们的参赛情绪,也能增加观众们的观赛舒适度,还能向全世界展示苏州的美好形象,进一步宣传这座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城市。

 

此次世乒赛主场馆金鸡湖畔的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总共三层,被分为多个场馆,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功能。在大大小小的多个场馆中,主赛场的保洁工作无疑是重中之重主赛场的面积大约为7000平米,其中有球台8张,看台上共有座位5300多个。早上八点多,当记者走在主场馆的通道上,“豁亮”是出现在记者脑中的第一个词。宽敞的场馆内只有几个观众在走动长长的通道中没有一丝纸屑,在灯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点点亮光。

承担此次主赛场保洁工作的是苏大教服集团下属东吴物业公司保洁团队,一个月之前,公司开始从各项目抽调保洁操作能手,4月11日这支25人精锐之师正式投入到主赛场的保洁工作中。记者有幸跟随保洁团队负责人张超走入会场,对其保洁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据负责人介绍,保洁团队分工明确,10人负责清洁卫生间,2人负责运送垃圾,8人负责打扫主赛场。工作时间从早上6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结束,采用轮休制,每天仅能进入主赛场打扫两次。第一次的打扫时间是早上6:30,那时主赛场还未开灯,阿姨们只能摸黑打扫,待主赛场开灯后由负责人再进去检查一遍,看看角落中是否还有遗留下来的垃圾。第二次是在晚上6点的间歇时间进入清理。每到晚上,阿姨们每人拿着一个大垃圾袋进入赛场,每人出来时都能拣出满满一大袋的垃圾。保洁的领班张成会介绍,在所有的垃圾中,最不好清理的就是饼干碎屑,扫不动,需要她们用餐巾纸一点一点的清理。比赛日第一天的垃圾量达10大车,五一期间的垃圾量更是成倍增加。

当问及个人的工作感受时,张成会笑笑,她觉得这份工作虽然累了点,但是内心还是很快乐自豪的。作为领班,她的工作主要是安排员工的工作操作流程,进行现场指导,定时对各场馆、卫生间进行检查,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工的情绪。在世乒赛开始之前,集团对她们也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在安全、机器操作方法、清洁流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所有的要求也只汇成一句话:把工作做好。这虽然不过短短几个字,但是真要将这句话做好做完美,也是非常不易的。她也表示,平时都会提醒员工注意每个细节,把工作做好做细做规范,将错误的出现率降至最低,圆满地完成这次的工作。

除主赛场外,赛场周围的媒体区、运动员练习区、VIP通道及周边的卫生间也都交由苏大教服集团负责。

 

每天仅能进入主赛场两次,那其他时间保洁人员都在做什么呢?张会成回答:“剩下的时间我们会对赛场外的通道、卫生间、标识牌、垃圾桶等进行清理。特别是大门口外有几个饮水机,因为不能带杯子入场,只能用一次性纸杯,所以垃圾桶很快就会满了。还有媒体区域,垃圾更多,像他们不要的文件、传单,还有饭盒等等零零碎碎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及时清理。”

 

记者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还有幸参观了VIP通道。走上铺着红地毯的VIP通道,记者注意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只见一位阿姨正用湿拖布不停地在地毯上擦拭。询问后才得知,当初施工改造场馆的时候,VIP通道的保护措施并没有做好。地上原本有一层保护膜,施工时使用的小推车拉进拉出,导致在地上留下了一道道的印记。如果将印记全部处理干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将其全部清洗,但是当时时间紧张,便没有来得及这样做,只能每天吸一遍尘。再加上人们从水泥地走到地毯会带来许多尘土,脚印映在红地毯上就会显得格外明显。为了避免吸尘器的噪音影响,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阿姨拿着湿拖把将红地毯上的脚印轻轻擦拭掉。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仍能让人深深感到保洁人员对这份工作的用心。

 

这次本来有更重的任务交给我们的,但我们考虑到此次比赛的重要性,还是要集中优秀力量,将赛事保障好,将品质做出来。

 

我们的采访就在与主赛场仅一墙之隔的入场通道上进行,在采访中后期,赛场中已传来阵阵激昂的音乐,入场的观众逐渐增多,比赛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当采访一结束,张会成就马上离开继续埋头于工作中了。在这种有些躁动的氛围下,看着这些一线的保洁人员仍在尽职尽责地打扫着地面、清理着垃圾桶,他们的踏踏实实与平静,正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在不断地闪光。

苏大教服集团学生兼职记者团 庄文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