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后勤信息专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互联网+”技术助推我校水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者:ddhq11日期:2018-09-30来源:

 

 

走进我校东区泵房,整洁干净的泵房环境,智能化节能的水泵机组,实时上传的各项运行数据,让人耳目一新。水电与节能管理中心运行部工作人员现场展示通过手机APP实时远程查看蓄水池当前水位、水压、水泵机组的运转情况、机组的工作频率和电流情况,真正实现了泵房的无人值守和智能化远程管理。告别了以往泵房需要专人24小时值守,耗费人力成本,环境卫生脏乱差,水泵机组锈迹斑斑难以维修。.



在东区水电一站式服务大厅,师生可以通过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方式交纳水电费;在各宿舍楼的智能圈存机上,学生可以实时查询水电费使用情况,通过校园一卡通实时交纳水电费,十分方便快捷。

 

此外,在中心配电室,水电运行部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实时查看各高低压配电柜运行和数据回传情况,并能通过配电管理系统对各高低压配电柜下达分合闸等操作指令,实现远程操作。通过各二级配电室内烟感、温感等报警系统传送各类数据进行异常报警,及时发现电力突发情况,通过监控大屏幕可以对全校所有二级配电室进行实时监控。

 

在中心会议室大屏幕上,通过水电节能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全校各楼宇各单位用水用电情况,通过对系统数据分析和汇总形成报表,每月在校内网上进行公布,提供给相关单位进行参考。

 

目前,中心正在加紧完善网上报修系统,争取尽快实现网上报修和手机报修,方便广大师生。

 

根据测算,原东区泵房有7台水泵机组,平均日常工作二台机组,每台水泵机组功率为37千瓦,运行一年耗电约60万度。经过改建后的智能泵房只有4台水泵机组,平均日常工作机组为一台半,每台水泵机组功率为22千瓦,运行一年耗电约29万度,比原泵房节约30万度电。

 

通过多种智能化方式的收取水电费,取消西区、北区收费点;通过改建智能化无人值守泵房,取消泵房值班员,将4名收费员工和1名泵房值班员工填充到中心其他岗位,降低了水电与节能管理中心的用人成本。

 

由此可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跃发展,一场“互联网+”技术的管理革命正在水电与节能管理中心生根发芽。通过“互联网+”技术助推传统水电管理服务模式变革,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水电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还降低了水电能耗,节约了水电资源,降低了人力成本,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

 


 


(水电与节能管理中心  武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