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8周年之际,中南大学后勤保障部机关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前往革命圣地遵义,缅怀先烈英雄,追寻红色足迹。
走进集中营 叩问信仰力量
参观的第一站是息烽集中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的爱国将领杨虎城、《红岩》中许云峰、华子良的原型许晓轩、韩子栋、可爱的小萝卜头……
走进集中营,马上就能感受到一种阴森的氛围,随处可见的岗楼、低矮的囚室、黑暗的地牢、骇人听闻的刑具,让人毛骨悚然;“披麻戴孝”、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钻刺指甲、水火交攻种种酷刑让人不寒而栗。革命先烈在这里经受过非人的虐待,有600多人惨遭杀害和折磨致死。
怀着震撼与忧愤,我们在心中叩问:是什么让革命者如此坚定?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所向披靡:
临终前的罗世文,在给党组织的信里说:“……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陈策在遗诗《天快亮的行凶》里慷慨陈词: “在革命者的面前,死亡的威胁是多么无力。”许晓轩在《吊许建业烈士》中写道:“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长吟西风烈 读懂领袖豪情
追寻红色足迹到达的第二站是娄山关。娄山关被誉为“黔北第一关”,山脉逶迤数百里,两侧群峰险峻。84年前,正是中国革命历经艰难曲折之时、党和红军跨过生死攸关的转折之后。毛泽东临危受命,重新执掌指挥权。二渡赤水后,毛主席指挥红军占领了娄山关,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场胜仗,完成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尔后主席挥洒狂草,写下《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透过“西风烈”这一慷慨高亢的悲声,我们看到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而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却道出了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冷静思索,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尽管有雁鸣长空的凄婉,有喇叭声咽的沉郁,但一切曲折和失败皆可跨越。
走过长空桥,远眺雁鸣塔,耳畔仿佛回响着毛主席带着浓重乡音的吟诵,我们也读到了毛主席词中那份英雄之气和革命豪情。
身穿红军服 感悟长征精神
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党员们肃然起敬。在这座青瓦丹柱的两层小楼里,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曾通宵讨论、指点江山。在危急关头,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
在遵义会议旧址前,党员们郑重换上红军服,戴上八角帽,扣好风纪扣,心中满怀敬畏,目光充满景仰。虽然暑热难当,但是每个党员都穿戴整齐。大家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么艰苦都过来了,这点热算什么。”
这套1929年初制、1932年统一的简单军服,有着非凡的意义:领口上的两枚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它伴随着红军战士穿过滚滚硝烟,越过熊熊战火;它帮助战士们抵挡草地的沼气,抗击雪山的严寒,完成了一段永不褪色的革命传奇。
穿着红军服,我们拜祭红军坟,倾听“红军菩萨”的动人故事,缅怀英雄的丰功伟绩;品尝红军餐,我们从红米饭、南瓜汤里咀嚼往昔的艰辛,回味峥嵘岁月;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庄严伫立,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让先烈和青山大地见证新时代党员的决心、勇气和誓言。
紧握接力棒 传承红色基因
即将离开这片红色沃土,大家觉得意犹未尽。尽管只有短短两天,但每个党员都感受很多,收获满满。后勤保障部党委书记乔硕功说:“这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能够让人真正回归初心,唤起责任和担当。”党员发展对象余艳红说:“近距离的参观学习,让我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让我更加坚定信念。”
返程途中,党员们追昔抚今、反照自我:是否耽于享乐、精神萎靡?是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时刻牢记使命?
承典塑新,力行致远,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表示,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内外兼修,心怀天下,做有理想的接力人;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有本领的接力人;格物致知,明体达用,做有担当的接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