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后勤

中南大学评:看今朝,后勤信息人才满天下

作者:日期:2010-03-11来源:

 

      12月12日,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与宣传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下午,来自全国各地近百所高校、后勤协会的通讯员精英们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对信息与宣传工作的体会和感受。有10个单位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在此,笔者将这些经验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一、以网络为载体,促进相互学习。
      网络是信息工作最快捷、最方便的载体,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便是这个载体中最璀璨的一颗星星,它快速的成长壮大让世人瞩目,成了后勤人最流连忘返之处,各高校后勤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在这里一览无余。而各省、地、市高校后勤协会、后勤实体也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开辟了专门的网站、网页,与后勤员工互动,与学生互动,网上信息查询系统、投诉系统等的开辟,为后勤提高顾客满意度、开展优质服务、改进工作作风和态度提供了方便。一个高效实用的后勤网站是后勤工作的窗口,是信息工作的沃土。
      二、以政策为支持,形成导向激励机制。
      政策的出台,体现了领导的重视。有的后勤协会、后勤实体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对信息工作的激励办法冰给与信息员们一定的优惠条件。正是领导的重视,政策的出台,激励着成百上千的后勤人拿起手中的笔,积极进行宣传报道,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三、以刊物为窗口,搭好信息平台。
      大多信息工作突出的单位都办了相关的刊物,如报纸、后勤通讯刊、员工手册等。有的面向后勤员工,有的面向学生,有的面向全国、全省后勤人。如中国院校后勤信息、高校后勤研究、寓专通讯、物专通讯等都是后勤的好刊物。网络、报纸、刊物成了后勤人不可或缺的宣传媒介和阵地。重庆交大后勤集团蒋总在会上说:“企业需要信息人才”,浙江林业大学后勤负责人在会上说:“我们要有亮剑精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有全员宣传的意识”。
      四、以队伍为骨架,及时表彰奖励。
      目前,全国有上千人的后勤信息员队伍。有许多高校招聘了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充当着宣传队伍的生力军。有的高校按发表稿件字数的多少、发表档次级别的高低进行稿酬奖励,从每字3分到5毛不等。本市本职工作,还能得到额外的报酬,也能提供自己的文字水平,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全国后勤研究会和院校后勤信息网、部分省都组织了“先进集体” “优秀通讯员”的评奖,这些表彰和奖励极大地鼓舞着通讯员们以更骄人的成绩来回报这份荣誉。于是,良性循环产生了,信息员队伍在不断扩大,稿量猛增,后勤人从默默无闻充当老黄牛埋头做实事的旧时代转变到了既要埋头做事更要宣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正是以上这些手段,使得后勤员工风采尽收眼底,理论水平、研究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执行主编裘老师的一番话更提醒了大家以更高更广的视野来看待信息与宣传工作。在稿量大增的今天,如何提高新闻稿的质量,如何加强新闻稿的敏感性,抓住主题,突出特色,如何加强格式训练,成了当前后勤通讯员们应深思和改进的问题。千篇一律的会议报道,记账式的豆腐块,还在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今后,我们不仅要注意报送的“量”,更要提升“质”,注意找准新闻的“眼”,真正做到“咬文嚼字”。
      好的做法需要宣传,好的经验需要推广,而好的通讯稿需要每一个通讯员用“心”来写就。
      看今朝,后勤信息人才满天下;望明日,后勤人定能写出锦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