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库

积极推行社会化改革打造江苏高校后勤特色

作者:日期:2011-02-14来源:

      一、江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前几年的工作回顾
      江苏高校概况: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有人口7400多万,有全日制普通高校124所,在校学生176.7多万人,高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均名列全国第一,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是:高等教育大省要向高等教育强省转变。这是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就要有强有力的高校后勤工作的支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了,十年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江苏也和各兄弟省市一样,尝到了后勤改革的甜头。
      我省高校后勤改革在前几年中,从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到后勤管办分离,逐步剥离,实行小机关大实体。稳步推进,踏踏实实。高校吸纳了社会优质资源,引入了竞争机制,弥补了高校后勤资源的欠缺。高校后勤实体面向社会寻找市场,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高校后勤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江苏高校后勤近几年的工作特色
      我省高校后勤在积极推行社会化改革的基础上,近几年又努力做了下列工作。
      (一)总结苏大教服集团后勤改革的经验。2004年9月,苏州大学教服集团试水民营化,走向市场,成了全国高校后勤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7年8月,省教育厅对苏州大学后勤改革,苏大教服集团三年民营化运行的探索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学校改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将苏大的经验向全省高校大力推广。苏大后勤改革工作在全省高校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参加全省烹饪比赛成绩斐然。2007年11月,由省人事与劳动保障厅、省烹饪协会等八家联合举办的全省烹饪大赛在南京举行,这项比赛每四年才举办一次,高校代表队大获全胜,收获金牌17块(上届仅获一块),高校烹饪水平令人刮目相看,也折射了江苏高校的伙食水平。
      (三)高校支持地方春运,获得省政府表彰。2008年春节前夕,一场大雪阻碍了道路交通,南京长途汽车站滞留旅客六万余人,省政府领导心急如焚。在宁高校闻风而动,出动大巴55辆,最远的跑到九江、武汉等地,途中时间四天三夜。高校没有一句怨言,不提任何条件,为缓解南京市春运尽了努力,受社会好评。
      (四)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良好成绩。省教育厅、省水利厅密切配合,自2006年起开展节水型高校的创建工作,四年来已有80余所高校创建达标。学生日均用水量从294升下降到164升。开展节水型高校的创建活动,不仅节约了办学成本,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让学生学会了节约用水的方法。我省还涌现出江南大学等一批节约型学校的先进典型。
      (五)开展高校“文明食堂”“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2008年底,省教育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文明食堂”“文明宿舍”创建活动,通知发出后,受到全省高校的热烈响应,有102所高校分别申报“文明食堂”“文明宿舍”。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省教育厅经过五上五下征求意见,制定了两个文明的评审标准,这个标准出台后,直到评审活动圆满完成,没有收到一条不同意见。我们还召开三次样板现场会,积极向前推进,让高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当省教育厅组织评审组赴各高校评审时,各学校的食堂、公寓面貌一新,随机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时,学生对食堂伙食和学生公寓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评审中我们还发现了南京理工大学后勤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学生食堂后场地面无水渍,提出了高校后勤管理的新理念。
      11月20日,全省高校烹饪大赛在江苏淮安落下帷幕,从高校申报,分片预选,到全省决赛,经过了大半年时间。搞烹饪比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省高校伙食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为了参加明年全省烹饪行业的第六次大赛做预选,力争明年高校选手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江苏省教育超市的门店总数已发展到103家,网点覆盖50多个校区,为50多万名师生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商品销售规模上升到5亿元,10年增长了近10倍。它充分利用高校系统间的联系网络,实行商业连锁运作,实现统一形象、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等多项现代化管理目标。“教育超市”根系校园,坚持姓“教”,始终把勤工助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打造“爱心工程”,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爱心资助或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教育超市”门店每年为在校学生提供380个助学岗位,为近4000人次提供了助学机会。10年来,“教育超市”每年以各种形式资助贫困生300多万元。在去年全国开展教育超市样板店评比中我省共有11家门店被 评为“全国教育超市样板店”,样板店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11月18日,我们隆重举行了教育超市十周年庆典仪式。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打造江苏的高校后勤快乐。我省高校后勤研究会在2008年成立了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开展高校后勤文化研究,我们要求各高校每周抽出一点时间用于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全省每年举办三次大型活动,上半年羽毛球比赛,暑假中搞扑克牌比赛,下半年搞乒乓球比赛,每次比赛都有300多人参加。进一步拉动了高校后勤人体育锻炼的热潮,不少高校后勤同志已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
      后勤人,地位不高,待遇不高,但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快乐开心。
      (八)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要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后勤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我们要求高校研究会各个活动片、各个专业委员会,每年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专题培训班、讲座、研讨班等,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培训活动。全省每年培训干部上千人次。我们还要求各片、各专业委员会每年组织后勤管理干部赴兄弟省市考虑学习。将学习和培训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进行考核。
       三、江苏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五点体会
      1.要充分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重要性,因校制宜,积极推进社会化改革。
      2.高校后勤工作必须以学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为基准点。
      3.高校后勤要主动服务于教学、科研、师生生活,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以学校的重点工作为后勤工作的重心。
      4.江苏高校后勤要坚持办出自己的特色:科技后勤、效率后勤、文化后勤、快乐后勤。
      5.后勤研究会要开展五项常规活动:组织高校后勤同行“看一看”(到兄弟省市考察)、“听一听”(办培训班)、“议一议”(对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想一想”(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动一动”(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四、高校后勤研究会要做到“三落实”。
      后勤研究会具体承担着高校后勤管理的研究、推介、落实工作,研究会必须充满活力,要做到“三落实”。即(一)“组织落实”:后勤管理干部流动性大,人员经常变换,后勤研究会在召开常务理事会适时调整理事、常务理事、各片、各专业委员会、各联谊会负责人员。(二)“计划落实”:后勤研究会秘书处、各片、各专业委员会、各联谊会,每年在一季度编报年度工作计划,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后,以《简讯》的形式向全省高校公布。(三)“任务落实”:后勤研究会秘书处对各片、各专业委员会、各联谊制定的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后勤研究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积极参与活动。我们的高校后勤活动既轰轰烈烈,更扎扎实实,得到全省高校的拥护和支持。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我们将高校后勤研究会划成九大活动片区,又建立了九个专业委员会(增设文化专业委员会,调整了思政专业委员会)和三个联谊会。搭建了这些平台,让高校后勤的同志在这些舞台上尽情地发挥,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深入研究,提高了后勤管理水平,开展更加扎实高效的后勤工作。
      五、对今后工作的几点设想
      我们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打造江苏高校后勤工作的特色,推行高校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加大在“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方面的研究。改变传统后勤粗放式的工作模式,将科技后勤、效率后勤、文化后勤、快乐后勤引向深入。
      上述是我省高校后勤几年来工作的一些小结和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抛砖引玉,欢迎各位领导、各兄弟省市同行到江苏莅临指导。

 

(江苏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调研员  周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