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规范库

经验交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推进高校后勤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作者:日期:2011-02-17来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耀水

 

      岗位设置管理对高校队伍的影响,目前正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的干部人事管理,它的主要设置包括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岗位考核、薪酬分配四个方面。
      我个人认为影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几个方面看,我认为为高校后勤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提供的政策的保障。长期以来,困扰我们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后勤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后勤正式职工普遍的年龄偏大,文化专业素质偏低,整体素质差。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整体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用人的模式。包括几位专家讲到的,就是这次在高校,全面实施的干部实施管理,估计在三五年之内也不会有很大的进展。
      所以虽然在我们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下放的权利。但是由于缺乏人事分配制度的大环境,和政策的保障。我们后勤部门长时间单打独斗,实在没有办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制。我是搞的30多年,几乎就在后勤战线上,所以我们后勤的领导,还有后勤的部门,为了维护学校整体的稳定,也考虑我们后勤职工的利益,所以在人士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这些年来只是做一些小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人事模式的影响。
      这一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不管它的力度怎么样,但是我觉得还是为我们后勤队伍建设,营造了一个好的环境。我们可以在人事分配制度建设方面向前迈出一大步。逐步的实现用人机制的转换,逐步克服我们后勤队伍目前存在的状况。
      从调整方面看,我觉得我们高校后勤队伍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面临正式职工的聘用消化的挑战。这一个在前些年,我们老是想做这项工作,但是没做下去。但是我觉得这一次咱们的挑战更严峻了。因为国家在这一次聘用制的过程中,强调了在定编定员的问题上,是控制的很紧的。从或了文件来看,目前大概我仔细算了一下只有10%。我们这个10%的编制,我们正式职工要说按照聘用的要求,现在不但学历低,素质低,还存在我们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仍然保留着铁饭碗这样一个陈旧的观念。所以这个在聘用中,他们要真正竞争上岗的话,我觉得是很难的。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另外,必须解决好社会用工和社会化服务的问题。我刚才讲的这个是现在编制就这么多,你又要保持我们的还不能搞完全的社会化,这个队伍还是很庞大的。我们80%的后勤职工是靠社会上聘用的。所以这个工种也是我们要面临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觉得我们面临挑战,可能也主要在这三个大的问题。
      第二点对策。对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想,第一,就是要规范岗位设置的管理,既然这一次国家有明确的文件的规定,在我们高校全面的进行岗位设置管理,所以我们后勤的队伍建设,这一次的聘用,我们再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规范岗位设置管理。
      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要科学的设置后勤的岗位,讲科学我觉得要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总量要适度,我不管国家怎么规定,现在高校后勤的状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不能从根本上来改变。所以我们只要是后勤,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后勤的岗位。所以我在跟学校的党委的人讲,不管你怎么定,我的岗位总不能要我不能做事。所以岗位的总量一定要适度。一定要从我们高校的工作实际出发。像我们是一个地级市主管办学的学校,黄冈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欠发达地区,我们需要的条件,后勤服务的条件,以及我们有些技术程度的设备很少。所以密集型的劳动,是占了我们后勤队伍一个主要的岗位。所以我们这个学校在岗位上更不能扣的太紧。所以这个事情即使你规定了岗位,你必须给我岗位,我做不来减少,达到你定编定岗的要求。
      第二个就是结构合理,我想现在我们一个是要无论怎么定岗,首先要保住我们后勤一些基本的岗位。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岗位。比如医疗中心的医生,我们开车的司机,还有我们水电保障的技师、技工,这些人不能把岗位减的太少了。第二个在我们后勤来讲,尽可能坚持能复活的原则。不管你干了多少,我定这个岗,是足够的工作量,同时我们要克服任人上岗的这种现象。
      规范这个岗位设置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规范聘用,聘用这一次我想力度要加大一点,我们后勤集团组建10年以来,也搞了5次,我所谓内部的聘用。每一次有几个同志待岗,但是最终我们没有搞下岗。所以这一次在聘用当中,我们还是觉得要严格一点好。特别是对技术性要求高的岗位,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宁缺毋滥,不要把他聘上去,他做不了事就糟糕了。
      规范岗位设置管理第三个方面,我觉得这一次我们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妥善处理正式职工落岗或者降级聘用,在上岗提高的问题。这个也是我们多年来的一个经验。我们前两年经过我们力度不大的,但是我们在搞的过程中也是有原因的,正式职工才出台了社会保障法。我觉得我们的这个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搞下岗。尽可能通过转岗、培训提高等措施,使我们的正式职工能够重新上岗。我觉得我们这几年还是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有点成效。每次下来技术,放了三个月,反正有的需要去进修学习的去学习,有的需要提高认识的就是办培训班,办了三个月,思想提高了,重新你再上岗。我觉得这次聘用还要采取这些措施,来消化一些可能落聘的同志。
      规范聘用岗位设置管理,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方面,就是要重视聘后的管理。因为岗位设置管理,这个聘用后的管理,如果不到位的话,就会造成岗位设置管理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应。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聘后的职工的岗位工作的绩效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的结果,与个人待遇挂钩。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要作出及时的处理。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要以规范社会用工的管理,这个讲了很多,现在我们高校一定要增强依法用工的意识,说实在的,前些年包括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多高校特别像我们这一类的高职院校,有很多是意识不强。工资待遇也没按照规定来,有的学校没有搞社保等等。我们学校也是从08年才开始,开始建立职工的养老保障制度。我们现在搞了四险,我们也开始跟职工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在职工的福利待遇上,凡是物质分配,我们正式工有的,这些聘任工都有。所以我们今后要靠大量的社会用工,所以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用工的合法的权益。保障他们的福利工资待遇,要签订规范的合同,要规范人事档案管理,要保证他们的政治待遇。现在也有一个入党、入团、入会的问题这个都是要健全。
      第三个对策,就是要积极的推进社会发展的服务。社会化的服务,也就是我们这些年搞的,叫社会化改革。从今天专家们讲的,包括我们政府有关的文件,社会化改革这些必然的趋势。说实在的社会化改革对我们高校后勤队伍的建设有一定的好处。
      目前虽然存在一些矛盾,但我觉得不是不可为之,我在学校里把我们的后勤,说是向社会开放市场,从理论上我觉得我们高校的后勤,其实有两种市场,一种市场就是与教学、课间实施紧密型的市场。这一类市场通常是水电保障、饮食,还有管理,再就是次一级的市场,就是联系的程度相对的次一级的,比如说卫生、商业、服务,还有一般的维修,这些东西次一级的市场,我觉得当前我们在搞社会化服务的刚才当中,开放市场的问题,可以次一级的向市场开放。我从05年就从向社会开放,我们的环卫市场、商业市场,包括我们校车服务的市场。开放以后我觉得服务质量不但有保证,我们还降低了服务的成本。当然在开放校内市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要有严格的监控制度,还要有严格的追究制度。开放的方式上要注意,要采取委托经营、租赁经营。